千字文|读书|清代精英人士的真实进阶历程( 三 )
这么多的教材,不同的人家根据各自的读书需求,对于它们的取舍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一些家庭,只是温饱以上的普通人家,他们经常把孩子送进一些“老秀才”的私塾里。这种私塾,老师的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学费也收得不多。去这里学习,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抱着“不做个睁眼瞎罢了”的心态。这种私塾所选用的教材,一般更重视蒙学一类,甚至是使用“杂字”系列的蒙学教材。
而官宦人家的子弟,专门是为了走科举出仕而入学的,他们去的私塾或者家塾,不但老师的水平高,教材也更偏向举业类的。毕竟对于官宦人家而言,子孙通过科举走入仕途,是保持门第和发展门第的基础。
而那些王府、世家的子弟,很多不需要走科举出仕,而是靠爵位或者门荫入仕。所以他们在家塾内学习的,更多的是修养一类的书籍,这使得他们可以不局限于科举一类学问,能更广泛地涉猎知识。
教学方法
在私塾里,老师们的“套路”是比较相似的,这是因为他们面对众多求学的学生,需要“以不变应万变”。
所谓的“套路”,从具体方法来讲,是“读、背、温”三字诀。“读”,即老师一字一句,清楚明白地读给学生听,学生再一字一句,清楚明白地跟读。“背”,即读清楚之后,学生自行背诵。在这个阶段,老师一般不多给学生讲解句意,只奉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真理,让他们以背诵为主。“温”,即按时温习,将已经教学过的字句,按照每十日、一月、一年的周期进行温习巩固。从流程来讲,第一步是通过蒙学等韵文来识字、练字;第二步是学习“对句”,即从被动的“读”“背”,到主动的“作”转换,进一步熟悉对仗、押韵等方法,学习蒙学类的书籍;第三步便开始学习“四书”等正式的举业类教材,达成从蒙学到举业的转换。
至于家塾,则因为教导的学生少,老师可以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也比私塾里的要复杂。首先,家塾的老师是有可能经常更换的。我们以清代的大臣英和为例。英和出身正白旗包衣索绰络氏,其家族是清代最为知名的科举世家之一,五代人中一共出了七位进士、六位举人,是当时著名的“学霸”世家。
根据记录,英和在六岁(虚岁)的时候进入家塾学习,当时他的老师是直隶的举人刘坤。同年冬季,其父改任漕运总督,英和随父南下福建,老师改为安徽的进士程在嵘,另外因为英和是旗人,所以还跟驻防兵李铎学习满语文和射箭。九岁时,英和随父亲回京,老师换成了直隶的举人李阳林,满语文和射箭的老师换成了扎尔杭阿。自此,直到英和23岁考中进士为止,这17年里,他一共有13位汉文老师和数位满语文、射箭老师。他的13位汉文老师中,计有进士六位,举人五位,贡生两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旧时家塾的老师是经常变化的,而且门第越高,对科举越重视,所选择的塾师功名也越高。
其次,家塾,特别是官宦世家的,所选择的教材和私塾不大相同。我以清代的著名科举世家内务府镶黄旗满洲完颜氏麟庆家族为例。麟庆的家族在清代以文学闻名,麟庆本人及其子崇实、其孙嵩申皆为进士出身,号称“世守书香”。麟庆的曾孙王佐贤先生曾经简单描述过不同年纪的学生于自家家塾内学习的内容。大致整理如下。
一般六岁进入家塾学习。入家塾之前,多数已经由姑母、姨母或者姐姐等内亲内眷用“字号”开蒙。
六岁开始,学习《三字经》《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描红习字。
八岁开始,学习“四书”、《孔子家语》《孝经》,习小楷、行书。
十岁开始,学习《诗义折中》《书经图说》,并开始练习作对和缀句。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童书书单
- 乐陵$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陵这些地方入选
- 非遗&山东文旅2021|省级非遗项目超过千项,叫响山东手造品牌
- |“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颜文字&安利五本重生文,对,爷在教你做事,强烈推荐
- 简评$安利八本星际文,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