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书画印章,多出于高西园,沈凡民之手,多的不可胜计,以“板桥道人”、“十年县令” 。“七品官”、“化血为炉,铸古今”、“畏人嫌我真” 。
“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二十年前旧板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等尤妙 。许多皆切性、切地、切时、切事,发人深思妙趣无穷 。
艺术特色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 。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 。
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 。他笔下的竹 。
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 。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 。
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 。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
尤其是将书法用融于绘画之中,画竹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 。画兰叶是“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的特点 。
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一样,亦具“狂怪”意趣,他的字初学黄庭坚,后改《鹤铭》,又融入兰竹笔意,遂自创出一种“六分半书” 。其特点是:以真、隶为主 。
揉合真、草、隶、篆各体,并用作画的方法来写,其用笔方法变化多样,撇,捺或带隶书的波磔、或如兰叶飘逸,或似竹叶挺劲,横竖点画或楷或隶、或草或竹,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结体扁形,又多夸张,肥瘦大小,偃仰欹斜,呈奇异狂怪之态;章法也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有别,人有“乱石铺街”之喻,他存世的许多 。
6.郑燮的简介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江苏兴化人 。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 。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 。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 。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 。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 。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 。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 。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 。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 。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
着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
郑板桥注重对自然和周围事物的观察,师承自然;他写道:“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响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
主张“意在笔先”;他在一幅画上题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