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这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正常而便捷的方式就是递交辞职报告和批准辞职请求 。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人才流动的过程中,辞职报告的写作和求职信一样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辞职报告的写作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具体化的原则 从法律意义上说,辞职报告的写作和辞职请求的得以认可,决定着劳资双方现有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解除,体现出当事双方对《劳动法》的充分尊重,劳资双方的相关义务和责任都必须以此为基础来承担或解除 。
而且,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呈现出越来越自由、方便和多元化的特征,但 “慎始善终”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 。因此,辞职报告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准则 。
虽然要求言简意赅,但它在写作时,对相关内容的表达强调具体、清楚、明白 。比如,对自己“个性化”请辞理由的陈述就要写得具体明确 。
这样既可以使自己的离开心安理得、不留遗憾,又是对自己曾经效力过的单位关心和负责的体现 。又如,请求离开的时间安排要具体可行,而且要尽量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确定离开的时间,同时也注意给自己留下充分的回旋余地 。
可以由自己提出具体的时间,也可以采用征询对方意见的方式来确定 。此外,对自己离开前后的相关工作的安排要具体细致,尽量争取把因为自己的离开所带来的工作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
例如,辞职报告的写作中要强调,在辞职请求未获批准以前,自己依然是单位的一员,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会尽量清楚明白地做好相关业务的交接;还会做一回好老师,带一带接替自己工作的新人,把自己在任职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资源,例如客户资源、业务网络资源等大方地留在这里等等 。二、情感化的原则 辞职报告的写作和辞职请求的得以认可,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关心 。
对于情感化原则我们不能做庸俗化的理解,它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化的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呼唤人性的回归和人性的美好 。
“忠厚诚恳”、“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善良宽厚”等永远都是美好人性中光彩夺目的内容 。因此,用规范化的辞职报告这种形式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实际上就是把一种冷若冰霜的人事更替行为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化和情感化的色彩 。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在写作辞职报告的时候,做到以情驭文、以情动人 。这种“情”包括了辞职者对单位的感激之情、歉疚之情和关怀之情等等 。
纵使是一笔带过,也足以让对方感到温暖 。其中,“感激之情”主要针对单位给自己曾经提供的业务培训、自己在单位中积累的工作经验、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所建立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
对于任何一个辞职者来说,相关的业务经验和人际关系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财富”,都是即将离开的单位所给予的,是一种“隐性”的收获,是自己“厚积薄发”的基础,可以使自己一生受益不尽 。因此,饮水思源,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辞职,借辞职报告的一角抒写自己的感谢之情始终是非常必要的;“歉疚之情”主要是对自己的离开为单位所带来的损失和不便表示由衷的歉意 。
原单位接受和认可自己的辞职请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出于被动,必须用很长的时间和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请辞所带来的损失 。此外也包括对即将离开的单位的“关怀之情” 。
不管自己今后要面临多少新的选择,曾经付出过的、曾经得到过的、曾经服务过的、曾经依赖过的,都曾是自己在人生历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岂有不关怀之理?比如说,自己对单位的现状有什么具体看法、对单位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以附件的形式写出来,也是体现自己忠厚诚恳和重情重义的好方式 。当然,情感的表现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因为感激之情表达得过于热烈会让人觉得言不由衷,不舍之意表达过于缠绵又会让人觉得虚假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