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告示怎么写( 四 )


3.古代的通缉令如何写这古代呢,也一样,发缉捕文书,而且往往附了犯人的头像在上头,形式和现代通缉令一模一样,但是效果上就大大不如了,一是这画像毕竟没照片逼真,假若是那些名人官宦那只怕还罢了,人见得多了,画师综合起来画出来总有几分真的,象伍子胥逃亡时就为了他的缉捕令过不了关苦恼了好一阵,要不是愁白了头外加有相象的人帮忙,那只怕是逃不掉的 。但是假若那些不知名的呢,本就没几个人见过,即便见过的人胡诌一通,那画像又能当真才怪;第二便就是这通缉文书的速度,这流窜犯逃的比兔子还快,朝廷的文书有专门的驿站传送,那是挺快的,但终究比不上现在的网络速度,再加上写文书画象那点时间,只怕文书到了人也跑了 。说是这般说,但是细细追寻起来,古代的缉捕却是颇有成效,毕竟画像虽不如照片但是终究有几分象的,而论交道能力,那些犯人怎么比得上能动用官方驿站的捕快们 。
古代若要缉捕犯人,往往会在各个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聚集地发出告示文书,犯人若要是买食物必然要去有人处,而古代人口有限,连坐保甲制度更是使得任何一个新出现的人备加注意,藏匿起来颇为不易,不小心就会暴露行踪 。
古代对于缉捕有详细的规定,捕快的一大主要责任便是将逃犯追捕归案,甚至可以长期追踪流窜犯的,假若追捕不利,还要受到一定的责罚 。甚至假如在追捕过程中无法逮捕犯人而遇到有携带武器的路人,可以要求路人协同追捕犯人,假如路人有能力帮忙还没有帮忙,可以予以刑罚 。此外,便是我们常在小说中见到的悬赏追捕犯人,有以追捕犯人追赃的部分作为赏金的,也有直接朝廷予以赏金的,这类悬赏花红在近现代也依然存在 。
4.只准州官防火,不准百姓点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典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古时常州每年元宵,按例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 。
宋朝有一州官名田登,深讳人用其名 。以“灯”与“登”同音之故,是以不可言点“灯”,必言点“火” 。若人不意触犯,田登辄大怒 。农历正月十五,全州欢度元宵,按例大放花灯 。官府贴告示时,讳用“灯”字,便在所有告示上大书“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不少外地人见此大为吃惊,问明缘由后,讽云:“真乃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也!”
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
5.古代的礼字怎么写礼
繁体是“示”旁一个“豊”字 。
“示”,《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天显现岀某种征象,预示岀吉凶,用来告示人们 。)(“示”的上部象天,下面的“小”原是三垂,代表日月星 。凡“示”字旁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祸福神祖祭祀祥等等 。)
“豊”,象形字,象古人祭祀时用的祭器 。(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豊”字象豆【古代的一种高脚盘】上放着祭祀的玉 。)
所以,《说文》是这样解释繁体“礼”字的:“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履行,用以事奉神灵获得福祉 。)以礼祭拜神灵,必须恭恭敬敬,并有庄重的仪式 。后来,表示敬意、举行仪式都与“礼”字有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