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的论文怎么写( 四 )


第二步是“疏”,即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或进一步发挥,这较注详明,已较多地掺入讲述人的见解观点 。第三步为“笺”,是就注加以申说或评论 。
《毛诗》篇首“郑氏笺”孔颖达疏:“郑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 。’郑以毛学审备,尊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 。”
可见笺与疏接近,都在注的基础上再加发挥 。第四步为“证”,旁征博引以印证,借以帮助理解 。
这四者不是对每篇作品都必须,同时疏、笺、证也无严格的界定,故有注疏、笺证之称 。但也明显可见,注,多在说文解字,讲究客观性、科学性,疏、笺、证,则多主观性、学术性、艺术性 。
正由于这种诠释者的主观意识介入,也就逐步发展成鉴赏性文字 。古代文学鉴赏方式的独特性,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
旁涉式 先秦、两汉时尚未建立纯文学鉴赏的理论,其时的哲学、思想、政治、历史性著作中,有时也涉及到文学作品,其目的并不在于鉴赏,而是作为一项例证 。像孟子关于“以意逆志”的阐述:“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
(《万章》上)孟子的原意并不是对文学鉴赏提出见解,也不是对诗经中《小雅·北山》、《大雅·兴汉》等篇作分析鉴赏,而是与弟子咸丘蒙讨论舜与尧及舜与其父的关系,缘此涉及到相关诗句的理解,进而就诗句的理解提出了正确的观点,从而给后世文学鉴赏立下了一个不可移易的法则 。旁涉式的另一种形态,就是后世的文论、诗论中,作者取例证其论点,涉及到一些作品 。
原非对这些作品的鉴赏,而实际却对鉴赏起了引导作用 。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 。
如‘感时花溅泪’是也 。故作诗多用一自字 。
《田父泥饮》诗云:‘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遣怀》诗云:‘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
’《忆弟》诗云:‘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日暮》诗云:‘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言人情对境,自有悲喜,而初不能累无情之物也 。”
(卷一)还有《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等 。这也就引发出鉴赏家对这“自”字的出神入化大加赞誉 。
薛雪《一瓢诗话》说:“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 。”赵仿说:“天地间景物,非有所厚薄于人,唯人当适意时,则情与景会,而景物之美,若为我设 。
一有不慊,则景物与我莫不相干,故公诗多用一‘自’字 。”(《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仇注引)像这种类型,始出旁涉,而后便自成门户 。
旁涉者本不足以称为鉴赏,但因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无成型的鉴赏文,故这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方式 。随感式 旁涉是由论带出的例,随感则是由例产生的感 。
这种随遇而发,随兴而发的鉴赏,取例往往有典型性,赏论具有普遍性 。这种方式被大量采用,诗话、文论中屡见不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