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的粥怎么写

1.描写粥的优美句子上联:清浊不言,原形舍去方成正果
下联:浮沉一笑,大块消弭始得甘糜
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陆游
明才子解缙虽官居高位,但每逢水旱荒年,经常煮粥而食 。曾写有《感咏诗》云:
水旱年来稻不收,
至今煮粥未曾稠 。
人言箸插东西倒,
我道匙挑前后流 。
捧出前堂风起浪,
将来庭下月沉钩 。
早间不用青铜照,
眉目分明在里头 。
诗句对粥之稀薄抓住不放,多方发挥,足见其思路广而开掘深 。把个粥稀写得惟妙惟肖,如端手上 。近人有《嘲薄粥诗》写道:
【喝粥的粥怎么写】薄粥稀稀水面浮,
鼻风吹起浪波秋 。
看来好似西湖景,
只少渔翁下钓钩 。
薄粥稀稀沉碗底,
鼻风吹起浪千层 。
有时一粒浮汤面,
野渡无人舟自横 。
这首打油属前诗翻版,味道大不如前 。但其最后两句奇想突发,也算难得 。《戒庵漫笔》还载有另一首《煮粥诗》云:
煮粥何如煮饭强,
好同儿女熟商量 。
一升可作二升用,
两日堪为六日粮 。
有客自须添水火,
无钱不必问羹汤 。
莫言淡薄少滋味,
淡薄之中滋味长 。
这一首淡而有味,且颇通民情,值得一读 。
2.怎样写粥的历史和简介粥的历史 粥在我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渊源流长 。
自古就有将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养胃气妙品”、“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周书》中有“皇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这是关于粥的最早的记载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有极细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更有养生专家认为“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事也”;大文豪 、美食家苏东坡在食粥后写下了“深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的著名诗句;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只将食粥致神仙”的诗句;清代养生家黄云鸪在《粥谱》一书中对喝粥做出了更为精辟的阐述;“一省事,二味全,三津润,四利隔,五易消化” 。
粥 目录·广东粥 ·潮州粥 ·福建粥 ·江南粥 ·其它 粥かゆ yù ㄩˋ 古同“育”,生养 。古同“鬻”,卖 。
粥 zhōu ㄓㄡˉ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 。像粥的东西:泥~ 。
乱成一锅~ 。郑码:YZUY,U:7CA5,GBK:D6E0 笔画数:12,部首:米,笔顺编号:515431234515 粥少僧多 zhōushǎo-sēngduō [the gruel is meagre and the monks are many—not enough to go round] 准备的粥少,化斋的和尚多 。
比喻人多东西少而不够分 柔弱的样子 [delicate] 。如: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 。
又指鸡相呼声) 粥 (形声 。字本作“鬻” 。
从鬻(古文“鬲”字),米声 。鬲,古烹饪器 。
本义:稀饭) 同本义 [gruel;porridge;congee] 粥,驙也 。——《广雅》 驙粥之食 。
——《礼记·檀弓》 。疏:“厚曰驙,稀曰粥 。”
崇为客作豆粥 。——《晋书·石崇传》 恃粥耳 。
——《战国策·赵策》 粥以糊口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粥饭僧(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粥鼓(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弱饧(甜粥) 〈动〉 同“鬻” 。
卖 [sell] 则使其贾粥之 。——《周礼·巫马》 不粥祭器 。
——《礼记·曲礼下》 田里不粥 。——《礼记·王制》 又 戎器不粥于市 。
又如:粥画(卖画的) 养育 [bring up] 初俊羔助厥母粥 。俊也者大也,粥也者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