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 。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
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 。
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 。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
如在<<星星变奏曲>>中作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作出了如下批注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旁边(“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 。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 。”
四、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
如学生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 。还有的同学在<<敬业与乐中>>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
五、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 。
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 。如学生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 。
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的评价的,如我的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这句话作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______学生______说法” 出如此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也读起来更顺畅 。”他的这一细 。
6.看书如何写批注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 。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1、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
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 。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