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竖心旁的笔顺是怎样的竖心旁的笔顺是:左点、右点、竖 。
如下图:1997年8月第1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忄笔顺的说明是:左点、右点、竖 。能够体现左点与右点的笔意联系 , 书写起来由上而下方便快捷 , 同时从整体上照顾到垂露竖作为主笔书写时收笔的特点 。
含有竖心旁的汉字有:忶、忦 、汹 、忯 、忾 、忟 、忨 、忳 、忸 、忧、忲 、忱 、怄 、怃 、怆、忴、忪、忬 、怅 、快 、忮 、怇 、忤 、怀等 。扩展资料:竖心旁(忄)是汉字部首 , 由"心"演变而来 。
称竖心旁或竖心 。古代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 , 故"忄"旁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
含有竖心旁的词语惆怅 慌忙 情愫 惭愧 怜惜 惧怕 懊悔 情怀1、惆怅[ chóu chàng ] 解释: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巴金 《春》十五:“他惆怅地在 觉民 的窗下徘徊一阵 , 觉得没有趣味 , 一个人寂寞地走了 。”
2、慌忙[ huāng máng ] 解释:紧张、急迫的样子 。林海音 《城南旧事》:“妈妈慌忙的又从匣子拿出别的玩意来哄我 。”
3、惭愧[ cán kuì ] 解释: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巴金 《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 , 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 。”
4、怜惜[ lián xī ] 解释:爱惜;同情爱护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院中女伴的互相怜惜 , 互相爱护的光景 , 都使人有无限之赞叹!”5、情怀[ qíng huái ] 解释: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 , 照耀得很明亮 , 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 。
2.竖心旁的笔顺笔顺 , 小学一、二年级早已学过 , 还有必要在学毛笔字的时候再来啃苏吗?是的 , 笔顺的正确与否对写好毛笔字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一个字的笔画顺序的先后 , 关系到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照、呼应 , 关系到这个字的笔画间笔意的联系以及字形的美观 。正确的笔顺是写好毛笔字的关键之一 。
笔顺怎么来的?笔顺是古人在书写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而成 , 是由篆书到隶书、到楷书不断发展的结果 。笔顺的口诀有七点:自上而下 , 从左到右 , 先中间后左右 , 先横后竖 , 先撇后捺 , 先外后内 , 先进后关 。但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从左到右 , 自上而下 。这一规律与我们右手执笔有很大的关系 , 如果先写右边再写左边 , 右手会将所写部分的视线挡住 。
(一)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是从一个字的上部写起 , 顺势往下写到底 。譬如写“盖”字 , 先写两点后写“王” , 最后写“皿” 。
(二)从左到右
“从左到右”是从一个字的左边往右写 。例如写“御”字 , 先写“彳” 再写“缶” , 最后写“卩”。但口诀是死的 , 不能生搬硬套 。譬如“火”字的笔顺是先两点 , 后写“人” , 如果从左到右写成图116那样就错了 。还有竖心旁的笔顺应该是先写两点再写长竖 , 而不能从左到右:先左点再长竖最后写右点 , 其结果 , 点到竖画的起笔处 , 再从竖的收笔处到右点 , 来回走了冤枉路(见图116) , 不如先两点后长竖(或先长竖后两点)好 。“方”字是写完点横再写钩 , 继而写撇 , 钩与撇之间有笔意的呼应 , 反之如图116就不美观 。写“道”字须先写“首”再写走之 , 不能硬套“从左到右”而先写走之再写“首”(见图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