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道大而逝出、流逝而离远、远极而必返转进入回归( 三 )


《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 ,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 不可长保 。 金玉满堂 ,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 功成身退 , 天之道也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 , 枉则直 , 洼则盈 , 敝则新 , 少则得 , 多则惑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不自见 , 故明;不自是 , 故彰 , 不自伐 , 故有功;不自矜 , 故长 。 夫唯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 大笑之 。 不笑不足以为道 。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 进道若退 , 夷道若纇 。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夫唯道 , 善贷且成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 , 驰骋天下之至坚 。 无有入无间 ,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不言之教 , 无为之益 , 天下希及之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 多藏必厚亡 。 故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可以长久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 , 其用不弊 。 大盈若冲 , 其用不穷 。 大直若屈 , 大巧若拙 , 大辩若讷 。 静胜躁 , 寒胜热 。 清静为天下正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 , 其死也坚强 。 草木之生也柔脆 , 其死也枯槁 。 故坚强者死之徒 , 柔弱者生之徒 。 是以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 。 强大处下 , 柔弱处上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 ,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以其无以易之 。 弱之胜强 , 柔之胜刚 , 天下莫不知 , 莫能行 。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 ,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 是为天下王 。 '正言若反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 。 善者不辩 , 辩者不善 。 知者不博 , 博者不知 。 圣人不积 , 既以为人己愈有 , 既以与人己愈多 。 天之道 , 利而不害 。 圣人之道 , 为而不争 。
说的都是阴阳共存、刚柔并济、强弱互化、物极必反、福祸相转、天道轮回《道德经》物极必反-知止的道理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 , 多藏必厚亡 。 故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可以长久 。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诫人们 , 过分追逐名利 , 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 过于积聚财富 , 也将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 , 只有懂得适可而止 , 方可长久平安 。
“知止” , 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心关系的思想主张 ,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独特而可贵的价值取向 , 对于为人处世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
《大学》开篇第一句就讲道 , “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 。 知止而后有定 , 定而后能静 , 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 定、静、安、虑、得 , 一脉相承 , 时时事事都有体现 。 “知止” , 即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 , 这便是“定、静、安、虑、得”共同的逻辑起点 。 一个人若能在“止”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 , 人生多半不会走偏、留憾 。 正如清人曾国藩所说:“人生之善止 , 可防危境出现 , 不因功名而贪欲 , 不因感极而求妄 。 ”“《止学》乃人生行为之约束 , 忽略此学 , 智者必有一失 。 ”然而 , “知止”却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 而是知止而行、于止中行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所谓 , “知止 , 则日进无疆 。 ”
知止 , 既是超凡的境界和智慧 , 也是一种可贵的自律和修养 。 如果缺乏这种自律和修养 , 就可能招来各种祸患 。 柳宗元在《蝜蝂传》中 , 塑造了蝜蝂“不知止”的形象:“蝜蝂者 , 善负小虫也 。 行遇物 , 辄持取 , 卬其首负之 。 背愈重 , 虽困剧不止也 。 其背甚涩 , 物积因不散 , 卒踬仆不能起 。 人或怜之 , 为去其负 。 苟能行 , 又持取如故 。 又好上高 , 极其力不已 , 至坠地死” 。 欲而不知止 , 失其所以欲 。 柳宗元借虫喻人 , 讽刺“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 , 以厚其室 , 不知为己累也 , 唯恐其不积” , 即使“观前之死亡 , 不知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