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 , 声律专名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 , 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 , 包括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 , 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 , 使声调谐协 , 谓之平仄 。〔对于平仄 , 高中生只作一般了解就行了〕
3.写七言律诗,颈联,颌联,首联,尾联需讲究什么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
格律严密 , 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 , 成熟于唐初 。
八句 , 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 首句可押可不押 , 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 简称五律、七律 。
亦偶有六律 。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 , 则为排律 。
律诗中 , 凡两句相配 , 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 , 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 , 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 , 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 , 下句称“对句” 。押韵亦称“压韵” 。
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 。旧因押韵 , 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 , 但也有少数变格 。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 , 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平仄 , 声律专名 。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 , 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 , 包括上、去、入三声 。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 , 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 , 使声调谐协 , 谓之平仄 。〔对于平仄 , 高中生只作一般了解就行了〕 。
4.如何写好律诗的 颔联和颈联楼主这个问题 , 很有难度 , 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明 。
律诗一般讲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颔联和颈联指的是律诗中的第3、4句 , 以及第5、6句 。
它们共同的要求就是 , 字数相同 , 字义相同 , 平仄对仗 , 也就是常说的对仗句 。
怎样才能写好这四句对仗句呢?
1、既然是对仗句 , 那就可以从对联入手进行学习和练习 。熟练掌握了对联的各种要求规律 , 对于写律诗的对仗句是很有帮助的 。
2、多看多读多记 , 一些经典有名的对联 , 对偶句 , 对仗句 , 作为贮备素材和参照引导 , 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门掩梨花深见月==寺藏松叶远闻钟 。等等)
3、对仗句中 , 词语的广泛储备和灵活运用 。在不违背平仄的要求下 , 丰富的词汇量 , 可以帮助你较为轻松地完成 。
4、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 , 是整首诗中最难的地方 , 也是最精彩的地方 。即使当代伟大的文学家毛泽东先生 , 一生诗词无数 , 但所写七律也就十来首 。最脍炙人口的不过三几首 , 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七律.长征》 , 《七律.答友人》 。其中(宜将剩勇追穷寇 , 不可沽名学霸王 。)就是很有名的颈联对仗句 。可见写一首合格的律诗 , 难度还是很大的 。所以建议诗词爱好者 , 应当从绝句入手 , 五言绝句 , 七言绝句 , 自由度较高 , 词语选择性也更广 , 平仄的要求相对也低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