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历史最终还是报复了我们( 三 )
第二天清晨 , 我们前往七房桥 。 在钱穆成长的年代 , 从无锡县城出发 , 如果走水路 , 4个小时就能到达钱家门前的傲啸泾 , 这是由钱穆的祖先所修建的 。 这个家族漫长的历程 , 正是中国社会的一角 , 它之所以能够面对种种社会动荡 , 是因为家族遵循着“礼” , 它为家庭生活提供准则、价值观 , 它为弱小的人群提供救助 , 当“礼”由家族扩展到整个社会时 , 它就变成一个国家的准则 , 支配着政府与人民、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
但这套价值还可以应对来自19世纪末开始的、被张之洞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吗?作为“礼”的化身、一心要成为道德楷模的君子的中国知识分子 , 被中国政治革命中的兰波式人物邹容称为“实奄奄无生气之人也” , 钱穆从一开始就要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的拉扯——一方面是现实的国际环境的残酷 , 中国面临的亡国之灾;而另一方面 , 他依旧看到了那个存于诗词典籍中的士大夫的风雅世界 。
16岁起 , 钱穆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 接下来 , 他展现了与那个时代的主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路径 。 没有海外留学背景 , 也未追随喧嚣一时的各种新思潮 , 他在古籍里寻找另一个世界 。 他是一名伟大的自我教育者 , 从小学教师最终成为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 。
难能可贵的是 , 他似乎从未从线装书中逃遁 , 远离现实的痛苦 。 他也从未将古代中国世界想象成乌托邦 , 而只是在一片文化虚无主义的论调中 , 重申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它由特别的历史际遇与地理环境所致 。 它的内在生命力可以保证它在面对各种挑战时 , 仍能保持自身 , 最危险的情况是 , 我们忘记了保持这种内在生命力 。
自小迷恋司马迁的钱穆相信 , 没有什么比历史更能寄托中国人的智能与情感 。 在抗日战争最为激烈的1937年与1938年 , 钱穆手不停挥歇地笔写着《国史大纲》 , 它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 , 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和智能……
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 , 而中国正在跌落到自信的谷底时 , 钱穆希望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 。 像邓尔麟一样 , 我大学的那位老师也称《国史大纲》是“国家的骄傲” 。
04
传统 , 缺少生命力
钱穆的故居如今是一片空地 , 昔日五世同堂的旧宅只剩下残缺的根基 , 冬日雨后的灌木蔓延其上 。 “我们一直想重修它 。 ”钱煜对我们说 。 他称钱穆是他叔公 , 在1949年钱穆离开前 , 他经常见这个很有学问的叔公在小巷里散步 , “他矮矮胖胖的 , 对小孩子很好” 。
本文图片
1940年钱伟长留学美国前与家人在上海合影(前排中为叔父钱穆 , 前排右为钱伟长)
钱穆在1949年之后的故事 , 似乎更为单纯 , 他成为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的领导者 。 在马克思的线性历史论支配了中国时 , 他的思想不仅不合时宜 , 而且应该遭受批评 。
我去了桂林街 , 这是香港九龙的拥挤之地 , 像半个世纪前一样 , 这里仍是贫民窟 。 1949年10月 , 钱穆与他的朋友们在这里创办了新亚书院 。 余英时是二年级第二学期来此上课的 。 他在1950年春天从北京的燕京大学来到这里 , 他发现“整个学校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很小的房间 , 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 , 而钱穆给他的第一印象则是“个子虽小 , 但神定气足 , 尤其双目炯炯 , 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 。
在这个租来的仅有的四间教室里 , 钱穆想保存中国文化的气韵 。 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 , 余英时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 , 他病了 。 他叫余英时去买《二十四史》给他读 , 仿佛这足以驱逐所有的痛苦 。
- |17位著名历史人物的死亡面具,在他们死后不久制作的
- 逍遥小书生!五本不输《赘婿》的架空历史小说,评分高达9.5!全部都是精品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朝代#历史上最长的朝代,99%的人却不知道,只因史书就把它“封杀”了
- 单雄信@说一说隋唐演义中的18条好汉的历史原型和武力排行榜
- 刘向歆父子年谱&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
- 郑成功@矿工炸山,结果炸出古墓,专家挖掘时看到墓志铭,大呼历史!
- 三星堆文明!《山海经》答问系列读懂三星堆文明,必须要理解《山海经》的历史价值!
- 考生!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 无人知晓@世界历史上最为神秘的古代遗址,你知道哪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