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儒家孔子说有为,道家老子讲无为,儒道对立吗?二者其实相得益彰
文|颜小二述哲文
提起中国文化 , 我们第一个想到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 其次 , 我们还会想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 。 看上去 , 儒家思想积极有为 , 道家思想自然无为 , 于此 , 许多人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与老子的道家思想属是“相互对立”的学说 。
事实上 , 颜小二不仅不认为二者对立 , 还认为二者趋于互补 , 至于学说间展现出的“差异性” , 源于二学说议论的层面不一样 。 儒家思想相较于道家 , 更接地气一些 , 所以看上去似乎更积极有为一些 , 而道家其实也“有为” , 只不过道家之“有为”含义更深刻一些 。
本文图片
或者这么说 , 儒家的“有为”指现实层面的积极有为 , 而道家的“无为” , 是超越儒家之“有为”上摒弃私欲的“自然而为” , 要达到道家“自然而为”层面 , 先得经历儒家的“积极有为” , 也就是说 , 儒家的“积极有为”与道家的“自然而为”并不矛盾 , 反而相辅相成 , 相得益彰 。
1、议论前的前提条件
说起儒家 , 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学堂里“之乎者也”的先生;说起道家 , 大家想到的大抵是深山里仙气飘飘的道士 。
在议论儒家和道家一眼可辨的差异性前 , 颜小二还是得说个前提条件 , 即先秦时期的儒家血气方刚 , 与部分人印象中稍显软弱的书生形象大不一样;而先秦时期的道家并不是后世王朝存在的道教 , 学派和宗教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 关于这些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了解 , 这里就不深入拓展了 。
本文图片
下面 , 我们带着上述的前提条件 , 我们再来谈谈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 。
2、儒家之“有为”是社会意义上的“有为”
我们知道 , 孔子将春秋时代看作是“礼乐崩坏”的时代 , 于是他一生都在克己复礼 , 期待可以为改善这个混乱的环境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 于此 ,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了“正名”等思想 , 他花大量时间 , 冒巨大风险 , 于乱世中穿梭于各诸侯王间 , 期待可以说服他们 。
当然 , 孔子的周游以“失败”而告终 , 但是即便失败 , 他依旧没有放弃对儒家思想的宣扬 。 晚年时 , 他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 然后他的弟子们则借着这些载体 , 将儒家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 。
本文图片
其实 , 我们可以看到 , 孔子的一生是“有为”的一生 , 他心中有“大义” , 并且一直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践行心中的“道”与“仁” , 这是孔子作为社会人的担当与使命 。
在孔子的“天命论”中 , 面对自己周游列国的失败 , 他说“生死有命 , 富贵在天” , 这句话好像是他给“没有结果的努力”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 实际上 , 这句话更像是他践行心中大义之不问东西的“无怨无悔” 。
本文图片
作为一个“社会人” , 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热血之士 , 他为天下奔走 , 至于奔走的结果 , 并不重要 , 重要在于他积极去做了 。 其实从孔子一生经历来看 , 儒家之“有为”一直都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更具奉献精神的积极有为 , 与功名利禄无关 , 更多与社会角色之下的责任和担当有关 。
- 儒家思想@“孔子问礼老子”可信吗?简述围绕《老子》这部著作的众多谜题
- 颜小二#“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古人立规矩,与道家“无为而治”矛盾吗
- 儒家文化!“离离原上草”读了许多年,“离离”究竟是何意思多数人不知道
- 文化@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 道教#美国人是如何学习道家的?
- 儒家!北宋张载写下四句名言,言简意赅传颂至今,体现出了儒家器识格局
- 贝淡宁|外国友人讲山东故事丨贝淡宁:把儒家文化推向世界
- 高宗&清代用儒家道统强化统治合法性,以祀孔尊儒来贯穿知识分子的思想
- 佛教#道家和佛教不同,为何很少让人“向善”?
- 佛学$自汉朝之后,每到乱世的时候儒家否会失去作用,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