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儒家孔子说有为,道家老子讲无为,儒道对立吗?二者其实相得益彰( 二 )
3、道家之“无为”是自然层面的“顺势而为”
而道家的“无为” , 看似与儒家相反 , 实则相辅相成 。 儒家孔子看到的是现实层面人水深火热的生活 , 而道家老子看到的则是人在物欲横流之世界中的精神荒芜 。 透过现象 , 道家老子看到人于欲望层面的“过度有为”对人的戕害 , 于此 , 道家之“自然而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特色便孕育而出 。
本文图片
在《道家哲学引论》一书中 , 作者对道家的“无为”思想作出这样的判断:
“无为不是否定人的主观努力 , 而是指不要强行妄为、不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而肆意妄为 , 它要求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 。 ”
这是什么意思呢?颜小二这里举个道家经常被诟病的观点作为例子来解释吧 。
比如 , 道家《老子》一书中关于“为学”和“为道” , 有过这样的议论:
【道家|儒家孔子说有为,道家老子讲无为,儒道对立吗?二者其实相得益彰】“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 ”
我们单独议论“为学”是没有毛病的 , 但是和“为道”放在一起 , 就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字面意义的“为学”了 。
从功利层面解读 , 意思大抵就是 , 如果我们学习知识时的目的源于害人利己之功利心 , 那么书本上的观点再妙、思想再好 , 也只是我们用来写文、谈天继而间接获得利益的的“外在工具” , 而不是我们真正认同、已经内化的内在素养 。
本文图片
所谓“为道日损” , 实则就是我们将外在的优秀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 这时 , 外在的知识越来越少 , 我们的内涵本质则在逐步提升 , 这便是“损之又损”理想状态 。 而这么做的最终状态 , 我们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 , 即对知识、智慧的应用就趋于“自然而为” 。 如何理解?举个例子 , 比如我们学习“仁义” , 我们在践行“仁义”的时候 , 不是做给谁看 , 而是我们自然而为的结果 , 这才是“无为”的最终境界 。
一言以概之 , 道家的无为其实是自然层面的顺势而为 ,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
4、儒道思想相辅相成 , 体会二家学派 , 要从学说针对的“层面”入手
综上所述 , 在颜小二看来 , 儒家议论的是社会层面的积极有为 , 道家议论的是自然层面的顺势而为 ,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 要知道 , 人既是社会人也是自然人 , 两种身份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 如果分离 , 则是一种“异化” 。
同样 , 在理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时候 , 结合儒家学说议论的层面与道家学说议论的层面 , 是我们应该有的客观 , 只有这样 , 我们才不会因误解而错过二家学派中的好“好风光” 。
换句话说 , 道家学派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 , 所以其学说展现的是自然层面的“顺势而为”;而儒家学派解决是人与社会的问题 , 所以其展现的是社会层面的“积极有为” , 因议论的领域、层面不一样 , 所以看上去对立 , 实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 , 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 , 发现必究】
本文图片
- 儒家思想@“孔子问礼老子”可信吗?简述围绕《老子》这部著作的众多谜题
- 颜小二#“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古人立规矩,与道家“无为而治”矛盾吗
- 儒家文化!“离离原上草”读了许多年,“离离”究竟是何意思多数人不知道
- 文化@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 道教#美国人是如何学习道家的?
- 儒家!北宋张载写下四句名言,言简意赅传颂至今,体现出了儒家器识格局
- 贝淡宁|外国友人讲山东故事丨贝淡宁:把儒家文化推向世界
- 高宗&清代用儒家道统强化统治合法性,以祀孔尊儒来贯穿知识分子的思想
- 佛教#道家和佛教不同,为何很少让人“向善”?
- 佛学$自汉朝之后,每到乱世的时候儒家否会失去作用,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