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非裔作家第七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我对所有从别处来的人感兴趣”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北京时间10月7日晚 ,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 获奖者为后殖民主义作家、文学评论家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 。 他是近二十年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人 , 也是历史上第七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作家 。
古尔纳今年73岁 , 1948年出生于非洲坦桑尼亚的桑吉巴尔岛 。 1960年代末 , 古尔纳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 , 此后定居英国 , 以英语开始写作 。 获奖小说是其以英语写作的《天堂》(《Paradise》) , 发表于1944年 。 瑞典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地揭露了不同文化和不同大陆鸿沟之间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的命运 。 ”
得知获奖消息时 , 古尔纳正在自家厨房里 。 “我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 , 真的 。 我刚刚在想 , ‘我想知道谁会得到它’ 。 ”古尔纳接受诺贝尔奖外联部首席科学官亚当·史密斯的电话采访时打趣称 , 自己对获奖感到很意外 。
消息发布后 , 诺奖官网发布了一项小测试 , 询问网友是否读过古尔纳的文学作品 。 测试结果显示 , 有近2000名网友投票 , 其中95%的网友都没有读过古尔纳的作品 。
的确 , 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尚不算主流文学 , 古尔纳也暂时没有作品引进中文版 。
2013年 , 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钦努阿·阿契贝(1930-2013)主编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 是国内目前唯一对古尔纳作品有所译介的书 , 小说选集中辑录了古尔纳的两篇短篇小说:《囚笼》与《博西》 。
10月8日 , 时代财经第一时间连线译林出版社编审、原《译林》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王理行 , 他接受采访时谈到 , 2012年前后引进非洲短篇小说集 , 也是出于当时国内对非洲文学介绍较少的考虑 。
王理行告诉时代财经 , 非洲文学的声音在世界文坛相对弱小 。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文坛上影响力、号召力、关注度最大的奖项 , 聚集古尔纳 , 将会使包括古尔纳在内的非洲文学受到全球读者更多关注 。 ”王理行补充道 。
文章图片
难民是古尔纳作品的重要主题
在家乡与英国辗转的人生经历与独特身份 , 滋养着古尔纳的文学创作 。
祖籍坦桑尼亚的古尔纳现居英国 , 1968年 , 二十出头的古尔纳为躲避坦桑尼亚内乱 , 以难民身份来到英伦的土地上 。
1980年到1982年 , 古尔纳在尼日利亚教书 , 此后回到英格兰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并于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
直到退休前 , 古尔纳一直在肯特大学从事学术和教学工作 , 是肯特大学英语系的教授 。
迄今为止 , 古尔纳一共出版10部长篇小说和数本短篇小说集 , 代表作《天堂》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后殖民主义写作 。 对难民的经历、身份、流亡记忆、和文化疏离感与认同感的反思 , 是古尔纳文学创作持续不断的主题 。
王理行对时代财经表示 , 古尔纳的获奖出乎整个世界文坛的意料 , 但这种出乎意料 , 却在他的意料之中 。 他一直跟踪诺贝尔文学奖 , 从这二十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走势来看 , 古尔纳的获奖在情理之中 。
“进入21世纪以后 , 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家当中 , 更多的是来自弱小国家的作家和一些虽然身在西方主流国家但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 。 ”王理行分析道 , 古尔纳原籍坦桑尼亚 , 早年移民英国 , 他在英国文坛就属于具有多元文化的背景 。 所以 , 他凭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创作获奖 , 也就顺理成章 。
- 纳兰容若&与原配携手52年,80岁另娶女演员,去世前留遗嘱:与原配合葬大海
- 里贾纳&读书 | 利尔本:诗歌让我们步出沉默
- 三灶|新展速递:新春特别展览《迎祥纳福——馆藏木版年画精品展》正式开展
- 文化|英国创意与文化技能协会主席唐纳德·海斯洛普:艺术品市场需要在公共和私营领域之间创造更多平衡
- 接纳!《论语》:改变命运,从学会接纳开始
- 浣溪沙#小寒时节品诗词,一首《浣溪沙》,感悟纳兰性德对宛氏的深深思念
- 文化|踏雪冬捕 游人纳福
- 帝王#风尘女子因一作品,皇帝纳她为妃,历经了3代帝王更替
- 迦南学院@斗破苍穹:萧炎前往迦南学院,纳兰嫣然进生死门,萧鼎、萧厉回归
- 李真人$古虐文皇上纳妃的时候,她露出守宫砂,拿着废后诏书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