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非裔作家第七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我对所有从别处来的人感兴趣”( 二 )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张峰是国内对古尔纳作品及其文学价值的研究较为知名的学者 , 他在论文《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刊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2年第3期)中介绍 , 《天堂》是古尔纳的第四部小说 , 被普遍认为是古尔纳的代表作 。
故事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东非 , 当时东非遭到欧洲殖民列强全面瓜分 , 英国殖民者驱逐当地土著居民 , 德国人则计划修建一条跨越东非大陆的铁路 。
为偿还债务 , 小说的主人公尤素夫十二岁时被父亲卖为契约劳工 , 对此 , 年幼的尤素夫并不知晓 。 他被送到“叔叔”即富商阿布达尔·阿齐兹的店里干活 , 受尽了剥削和奴役 。
此后 , 尤素夫跟随叔叔的商队到处游弋 , 在长达八年的商旅生活中 , 从乡村来到了海滨城市 , 从简朴的生活方式转换到城市商人的复杂生活方式 , 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 。
他目睹了部落争斗不断、迷信盛行、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猖獗的非洲 , 亲身体验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世态炎凉 。 他真正认识到主人和仆人、商人和村民、伊斯兰教和万物有灵论之间的复杂关系 , 目睹了殖民主义带给非洲人的灾难 。
张峰在论文中指出 , 《天堂》既是一部关于尤素夫的成长小说 , 又是一部从非洲人的视角讲述非洲殖民化进的历史小说 , 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书写的非洲历史 。
“在他的小说中 , 读者不难发现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 , 出于对非洲故土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 , 流散者们希望在英国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 , 由于非洲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以及英国社会的排外 , 他们又很难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 , 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 , 不停地在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之间协商 , 试图找到一种平衡 。 ”
古尔纳的母语为斯瓦西里语 , 但一直以英语写作 , 英国文学评论界对其创作赞誉有加 。 《天堂》曾入围1994年度的“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 。 古尔纳也曾是2016届布克小说奖后殖民写作的研究专家评委 , 腾讯文化公号2016年曾专访时任布克小说奖评委的古尔纳 。 古尔纳谈到 , 写作对他来说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 。
“很多作家本身就生活在与自我原生态脱节的环境中 , 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是很有挑战的 。 这也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小说中不断重现的原因 。 ”作为文学评论家的古尔纳也清楚了解他本身与其他英语写作的后殖民文学的不一样 , “靠近一点看 , 这并不只是表层‘自我身份’的问题 。 很多时候 , 你是去对抗他人对你身份的描述 , 并且在对抗这个定势观念的过程中 , 形成真正的自我身份认知 。 而这种视野 , 是生活在英格兰的英国人所没有的 。 ”
古尔纳还谈到他在文学世界建构的离散与疏离感与他的生活处境有关 , “我也对所有从别处来、或是生活在别处的人的人生感兴趣 , 这些人都需要在现实生活和自我想象的生活 , 在记忆和历史之间寻找平衡 。 我也不断在探索如何去描述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 以及记忆和历史是如何运作的 , 生活在别处的后果 , 如何向他人和自己去解释清楚‘自我’究竟是什么 。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处理的是相当亲密、私人的事情 。 ”
文章图片
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坛关注度仍较低
尽管古尔纳在英国文坛广为人知 , 但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坛仍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 。 王理行告诉时代财经 , 在古尔纳得奖以前 , 国内文学界对他及非洲文学的关注并不多 , “无论是文学创作界、文学研究界还是普通的读者 , 对非洲文学的了解都不多” 。
- 纳兰容若&与原配携手52年,80岁另娶女演员,去世前留遗嘱:与原配合葬大海
- 里贾纳&读书 | 利尔本:诗歌让我们步出沉默
- 三灶|新展速递:新春特别展览《迎祥纳福——馆藏木版年画精品展》正式开展
- 文化|英国创意与文化技能协会主席唐纳德·海斯洛普:艺术品市场需要在公共和私营领域之间创造更多平衡
- 接纳!《论语》:改变命运,从学会接纳开始
- 浣溪沙#小寒时节品诗词,一首《浣溪沙》,感悟纳兰性德对宛氏的深深思念
- 文化|踏雪冬捕 游人纳福
- 帝王#风尘女子因一作品,皇帝纳她为妃,历经了3代帝王更替
- 迦南学院@斗破苍穹:萧炎前往迦南学院,纳兰嫣然进生死门,萧鼎、萧厉回归
- 李真人$古虐文皇上纳妃的时候,她露出守宫砂,拿着废后诏书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