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非裔作家第七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我对所有从别处来的人感兴趣”( 三 )


王理行回忆了2012年前后引进出版《非洲短篇小说选集》时的情形:当时一位英国的版权代理人向他展示代理的书单 。 整张书单里面 , 王理行就选中《非洲短篇小说集》和《非洲当代短篇小说集》 。
“长期以来国内读者对非洲文学了解甚少 , 而两个短篇小说集的主编都有现代非洲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1930-2013) , 希望这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兴趣 。 我相信这两本短篇小说集一定意义上能让读者了解非洲文学的概貌 。 ”王理行称 。 据悉 , 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 其中包括古尔纳的《囚笼》、《博西》 。
短篇小说《囚笼》描写了一位名叫哈米德的杂货铺店员与一位女顾客的故事 , 行文有大段心理描写 , 以此推动情节发展 。 这样的写作风格 , 贯穿古尔纳的文学创作 。
据张峰在论文中称 , 在古尔纳的小说中 , 时空中穿梭往来的碎片般的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 , 而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些处于错位 , 流散状态中的人物的生活状态 。 在全球化背景下 , 流散的意思不仅是犹太人的亡国、离土和飘零或因人口贩卖带来的强迫移民 , 更重要的是指代一种跨国流动现象 , 它包括多方向的文化迁徙和混杂 , 以及占有不同文化空间的能力 。 这种流动不是一种简单的人口移动 , 它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构成了一种连锁、互动的全球性文化与社会关系 。
古尔纳|非裔作家第七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我对所有从别处来的人感兴趣”
文章图片

“流散是一种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的文化位置 , 它既不依赖于中心 , 也不固守边缘 。 借用霍米·巴巴的话来说 , 这种以‘混杂性’为特征的‘第三度空间’隐含着一种认识论优势 , 一种‘既在内、又在外’的双重视角 , 它提供了一种颇具创造性和颠覆性的书写空间 。 ”张峰评论道 。
【古尔纳|非裔作家第七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我对所有从别处来的人感兴趣”】王理行指出 , 同样处在欠发达地区 , 拉美美洲文学凭借一批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形成了的“文学爆炸”引起世界文坛的广泛关注甚至惊叹 , 但非洲文学迄今为止还没有像拉丁美洲文学那样引起整个世界文坛的广泛兴趣 。
“非洲文学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一次比较集中的文学喷发 , 都是零零星星地被欧美主流文坛、媒体和出版社关注和推介 。 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坛的版图上还处在相对弱势 , 其中也不乏一些作家会引起全球性的关注 , 例如从1986年开始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尼日利亚的索因卡、埃及的马哈福兹、南非的戈迪默和库切 , 还有享誉世界文坛公认的阿契贝 。 还有一批颇具实力的非洲作家也已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 。 ”王理行称 。
眼下 , 古尔纳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 王理行相信非洲文学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
王理行分析 ,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 , 重大事件对读者的引导力非常强 。 像诺贝尔文学奖 , 尽管曾经传出一些负面新闻 , 甚至曾经暂停颁发 , 其公平性与水准也备受议论 。 但每年宣布最新获奖者之后 , 媒体、文学研究者或者读者去关注其作品 , 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得出一个结论 ,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最新获奖者的文学创作还是在一定的水准线之上的 。
“正因为如此 , 诺贝尔文学奖一百多年了还保持着一定的权威性 , 作为世界最大文学奖的地位也一直未曾动摇 , 他能够把更多杰出的文学推荐给全球读者 。 ”王理行补充道 。
对于诺奖评委在颁奖词中提到 , 古尔纳“揭露了不同文化和不同大陆鸿沟之间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的命运” , 古尔纳回应道:“我不认为这些文化上的分歧是永久的或不可逾越的 。 人们一直在世界各地流动 , 特别是非洲人来到欧洲 , 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 。 当然 , 但欧洲人涌入世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 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 。 所以我认为对于欧洲 , 对于欧洲的许多人及国家而言 , 很难与难民妥协是他们的‘一种吝啬’ 。 坦白地说 , 这些难民来到这里是出于需要 , 因为他们有东西可以给予 , 他们不会空手而来 。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有才华、充满精力的人 , 他们有东西可以给予 。 这可能是另一种思考方式 。 你不应该仅仅把这些人看作是一无所有的人 , 而是要想成是你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 同时也是在为那些可以做出贡献的人提供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