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搭配|招不到工的人力中介:拿什么吸引你,年轻人?( 二 )


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协会会长庄志告诉本刊记者 , 经过这些年的兼并整合 , 目前全苏州登记在册的人力资源公司还有3000多家 , 不包括大量夫妻店式的小中介 。 根据当地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的数据 , 各种人力公司承载着苏州全市75%的企业用工比例 。
庄志在2002年创办的英格玛人力资源公司是其中的龙头之一 , 创立至今已经给各种工厂输送了四五百万工人 。 宋兆炜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是进了这家公司 。 他说 , 以前只有年前节后招工压力大 , 现在一年四季都招不到人 , 而且工人流动越来越快 。 制造业的用工有波峰波谷 , 英格玛在顶峰的时候工人接近10万 , 平常也在5万上下 , 目前月离职率大概是10% , 这意味着每个月都有近5000名工人流出 。

英格玛人力资源集团董事长庄志(黄宇 摄)
前不久 , 庄志参加了苏州高新区组织的一个大型企业座谈会 , 会上有十多家苏州高新区用工规模最大的企业 。
“我听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 , 大家都在跟政府抱怨招不到人 , 但很少有企业去想一个问题 , 就是你为什么招不到呢?是不是跟你自身的吸引力、岗位竞争力弱有关系呢?大家以前都习惯了大进大出 , 需要人的时候就拼命招 , 不需要人的时候就无情地把工人淘汰掉 , 根本不关心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 对这样的企业 , 员工当然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 。 ”
庄志在会上发言说 , “我们除了要想办法拓展招聘渠道以外 , 更重要的是 , 要想办法如何去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 帮助员工学习成长 , 包括后勤保障、人文关怀 。 ”
不管是不是场面话 , 人力资源公司开始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跟自己的客户说话 , 已经是不小的转变了 。 要知道 , 在前些年 , 他们一年还要和工人打上百场官司 , 各种工伤、合同解除纠纷不断 , 也因此被地方政府部门视为麻烦制造者 。
人力中介与工厂的共生
现在的越吴集团董事长董礼是苏州第一批做人力中介发家的人 。
他家在江苏宿迁 , 1996年上完初一就跑到了苏州 , 进了当时的吴县保安公司 , 被派到一家国有注塑厂当保安 。
董礼看到很多工厂招人都是在厂门口贴招聘广告 , 求职者自发来应聘 。 他就找到一些车间主任和人事经理 , 塞点小恩小惠 , 把招人的活儿给揽下来 。 然后 , 他再到城中村、街头巷尾去张贴招工广告 。 “左手找人 , 右手找工厂” , 通过向求职者收取中介费 , 几年的时间 , 他就把中介门店开到了全苏州 , 赚得盆满钵满 。


虽然工价上涨 , 但有好手艺的建筑工人依然很难找(黄宇 摄)

如果说董礼的成功 , 抓住的是当初民营小厂和乡镇企业内部的复杂人情关系 。 几年之后 , 庄志的崛起则得益于外资工厂在苏州的发展 。 庄志从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 , 做过国外进口建筑材料的销售和施工 , 2002年 , 他看到了劳务中介的潜力 , 创办了英格玛 。
那时候的苏州 , 外资工厂进驻 , 逐渐取代苏南模式中原有的乡镇企业和国有工厂 , 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这些外资工厂用工规模大 , 少则几千人 , 多则数万人 , 承接外贸订单 , 生产的季节性很强 , 也受到一些特殊事件和重大节假日的影响 , 比如圣诞节、“黑五”等 , 遇到订单暴增的时候 , 要短时间内提高产能 , 就需要大规模调度工人 。
这么多工人完全靠自己的人力部门去招聘是不现实的 , 所以人力中介就有了生存空间 。 为了适应工厂弹性用工的需求 , 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 。

在这种形式中 , 用工单位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 而是通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派遣协议 , 由后者派遣符合要求的劳动者到用工单位工作 。 它是一种临时雇佣关系 , 里面存在三个主体 , 即劳务派遣单位(人力资源公司)、用工单位(工厂)和劳务派遣工(工人) 。听起来很绕口 , 简单来说 , 就是工人虽然在工厂工作 , 但其实法律上属于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 ,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工厂生产旺季结束后可以大规模地削减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