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宋元遗明珠 留韵寄长情
作为元明南戏的一支 , 历史悠久的潮剧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 今天的潮剧艺术博物馆收藏着潮剧400多年的历史记忆 , 也保存着潮剧前进的一串足迹 。 从今天的《认像》追溯到揭阳西寨村出土的明朝剧本《蔡伯皆》……400多平方米的展厅以场景、实物、模型、史料等形式 , 将400多年潮剧的台前幕后一一展现 。
行走在潮剧艺术博物馆中 , 刊刻于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的潮剧剧本《荔镜记》 , 异常惹眼 。 事实上 , 作为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 , 潮剧的历史讲述往往会围绕着它展开 。
悠长之路积淀深厚
众所周知 , 中国戏曲在12世纪至13世纪形成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文(南戏) 。 北杂剧在宋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 至元代达到繁荣;南戏是12世纪初叶 , 在浙江温州首先形成发展起来的 。 在宋元200多年的流传发展中 , 南戏向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传 , 形成了弋阳腔(江西) , 海盐腔、余姚腔(浙江) , 昆山腔(苏州) , 以及泉潮腔(闽南粤东)等声腔剧种 。 南戏流传到各地并形成地方声腔剧种 , 一般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南戏原有的曲调流传到各地之后 , 被戏曲演员以当地语言传唱 , 由于语言、语调上的差别 , 使之不断变化 , 在风格上也逐渐地方化;另一种是当地的民间音乐—从秧歌、小调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 , 不断地被采用到戏曲中来 , 丰富着原有的曲调 。 这两种因素相互渗透 , 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风格的声腔剧种 。
明代时 , 潮剧称潮腔、潮调、泉潮腔、泉潮雅调 , 一名潮音戏 , 也名白字戏 。 白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 , 戏谚有:“正字母生白字仔” , 是指用潮汕话演唱的地方戏 , 是从中州声韵(官话)演唱的正字戏(即正音戏)吸收弋阳腔、地方民间小戏以及小调演变而来 , 是属于南戏在潮汕方言区逐渐衍变的地方化戏曲 。
1936年 , 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发表《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 , 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 。 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 。 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 , 因“最后一页有残缺 , 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 , 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 , 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 1964年 , 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 , 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 , 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 , 这就是刊于明万历辛巳年(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 。 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 , 不称《荔镜记》 , 而称《荔枝记》 , 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 。 这个刻本的卷首 , 刻有“潮州东月李氏编集”字样 。 地方戏曲向不登大雅之堂 , 戏曲编剧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见 , 这个刻本把编剧者潮州人李东月也刻上了 。
就在流传于海外的潮剧明代刻本被陆续发现期间 , 1958年和1975年 , 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安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 , 相继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 。 《蔡伯皆》《刘希必金钗记》 , 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戏剧本 , 说明南戏流传到现潮汕地区之后 , 潮州艺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 , 由于语音、语调上的不同 , 使原有的曲调起了变化 , 同时还吸收潮州的民间音乐、小调等 , 从而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声腔—潮腔 。 明代戴璟在《广东通志》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 。 ”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 , 曰潮州戏 。 ”亦因此 , 这两个出土的抄本被认为是研究戏曲发展史的珍贵文献和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 , 引起国内外戏曲专家的高度重视 。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非遗&山东文旅2021|省级非遗项目超过千项,叫响山东手造品牌
- |“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汉魏洛阳城!汉魏洛阳城考古取得新发现:确认宫城显阳殿、显阳殿宫院、永巷等遗址位置
- 纳兰容若&与原配携手52年,80岁另娶女演员,去世前留遗嘱:与原配合葬大海
- 都城#投资超6亿!河南将新增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馆
- 无人知晓@世界历史上最为神秘的古代遗址,你知道哪几个
- 冷却塔&用好工业遗产 点亮城市空间
- 非遗传承人|宁夏非遗传承人:刀耕不辍让皮雕技艺焕发新生
- 流逝|遗韵守望·安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