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宋元遗明珠 留韵寄长情( 三 )


每天清晨或黄昏 , 从韩江之滨到榕江之畔 , 以至汕头的海岸线上 , 都不时可以听到或高亢或低沉、雄浑甜润的潮剧唱腔 。 不论是男女老少 , 高兴时或烦闷时都能来几句潮曲 , 特别是月色如水的秋夜 , 伴着凉爽的秋风 , 字正腔圆的潮曲伴着低沉的二胡声 , 丝丝入扣 , 拨动人们的心弦 。 事实上 , 悠扬的潮剧声不仅被糅进了潮汕街巷的世俗烟火气里 , 它还曾随游子漂洋过海 , 早早“过番” 。 根据陈韩星主编的《潮剧研究》 , 潮剧在海外的传播 , 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 。 《潮影寻踪》一书记录 , 19世纪中后期 , 潮剧戏班适应海外潮人的需要 , 开始较具规模进入东南亚及港台地区演出 , 渐具影响 , 戏班更是经常往返于中国潮汕和东南亚国家之间 。
一代名家精湛造诣
【潮剧|宋元遗明珠 留韵寄长情】通过主演《扫窗会》《苏六娘》《荔镜记》《续荔镜记》《辞郎洲》等潮剧经典剧目 , 姚璇秋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性格的舞台人物形象 , 并最终成为潮剧历史上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
潮剧在新中国戏剧改革后发生的改变 , 几乎是所有剧种中最大的 , 因为演出的主体—演员中的主角 , 由原来的童伶变成了成年人 。 史载 , 在传统潮剧表演中 , 乌面、老丑、老生和老旦由成年演员扮演 , 小生、花生、武生等生行和乌衫、闺门、花旦、武旦等旦行 , 以及小丑、龙套 , 均为童伶扮演 。 也就是说 , 潮剧的主角基本上是由童伶担当的 。 关于“童伶”的命运 , 清光绪年间王定镐《鳄渚摭谭》曾记载:“潮俗檄戏 , 名为箱主 , 或曰戏爹 , 而檄白字戏最获利 。 择穷民之细童 , 买写春期十年八年不等 , 身价百数十金不等 。 班数十人 , 延师调督之 , 数月即可开棚 。 戏班教法甚严 , 轻则伤 , 重则死 , 在春期之内 , 其父母不能告诉 。 大约自七八岁至十五六岁 , 春期满 , 得自主作戏 。 ”《中国戏曲志广东卷》记载的潮汕民谚也曾说道:“父母无修世 , 卖仔去做戏 。 鼓乐声声响 , 目汁垂垂滴 。 ”残酷的童伶制一直持续到建国前 。 1951年 , 周恩来签署《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 明确戏改的任务 。 1951年6月28日、29日 , 潮剧界在汕头大观园戏院召开废除童伶制、烧毁卖身契大会 。 这一变化 , 使得潮剧的审美基础、表演程式、音乐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 几乎是一个“新剧种” 。
此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潮剧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 一改以前依靠口授相传的传承方式 , 传统的剧目、材料以及道具名称等逐渐整理成册 , 规范并成熟了潮剧的表演 。
姚璇秋被潮剧界陈炳光发掘后 , 随即被吸收到当时最有名气的职业剧团—老正顺香戏班 。 在潮剧革故鼎新的背景下 , 姚璇秋以惊人的毅力和禀赋 , 塑造了一批情志各异、性格不同的艺术形象 , 如王金真的温顺贤淑 , 黄五娘的真诚多情 , 苏六娘的坚贞执着 , 李梨英的丹赤情怀 , 陈壁娘的柔肠侠骨 , 江雪琴的威武不屈 , 王凤梨的深情壮志……其中 , 《扫窗会》是潮剧标志性剧目之一 , 较完整地保留了潮剧传统曲牌、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 。 而当年 , 也是这部剧奠定了姚璇秋作为潮剧青衣名旦的地位 。
1955年 , 姚璇秋跟随戏班到广东宝安(今深圳)表演 , 当时也有不少香港“潮人”前往观看 , 对姚璇秋等的演出纷纷表示赞赏 。 同年 , 京剧大师梅兰芳从日本回国途经广州 , 恰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潮剧 , 姚璇秋扮演《荔镜记》里的主角黄五娘 , 给梅兰芳留下了深刻印象 。
1956年 , 潮剧与广东省的琼剧、汉剧组成“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 , 到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巡演 。 1957年 , 姚璇秋随团到首都北京 , 这是潮剧历史上第一次到北京演出 , 当时观众好评如潮 , 潮剧被推荐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 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均出席观看 。 梅兰芳再次对姚璇秋的演出大加赞赏 , 并题写“雅歌妙舞动京华”七字进行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