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姜夔因一次偶遇想起初恋情人,写下了一首感怀之作,读来动人心扉( 三 )
姜夔化用王献之的典故 , 词中的“桃叶、桃根” , 其实指的就是他当年在合肥邂逅的歌女 , 因为她善于弹奏琵琶 , 所以姜夔将这首自创的曲调命名为《琵琶仙》 。
本文图片
接下来的“歌扇轻约飞花 , 蛾眉正奇绝” , 是对眼前这位歌唱者的描写 , 大意是说:她正在用团扇轻轻地去迎接那些飞来飞去的杨花 , 她的眼神 , 真是楚楚动人 。
歌扇是歌女演唱时手中拿的团扇 , 其实也就是演唱者所用的一个道具 , 一来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遮挡面部表情 , 增加妩媚的情调 , 就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 , 她在为白居易弹奏琵琶时“千呼万唤始出来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虽然是不同的情景和表演方式 , 但表演艺术效果却有一丝相近;二来 , 文人在宴会上 , 有给歌女赠词的传统 , 他们即兴题写在歌女的扇子上 , 歌女演唱时拿着扇子 , 可以边看上面的歌词边原唱 , 这就相当于团扇还有了备忘录的功用 。
本文图片
姜夔眼前的这位歌女是怎样的姿态?只见空中落红点点 , 她轻轻地举起歌扇 , 轻接飞花 , 这下可看清了她的真正容颜 , 真是美艳绝伦 。 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 , 既然眼前的这位歌女姿色容貌美艳动人 , 而她的容貌又和词人当年的红颜知己那么相似 。 由此也不难看出 , 词人当年在合肥邂逅的那位歌女也应该是一位容貌美艳、姿色卓绝的美女 。
这三句描写惟妙惟肖 , 动感十足 , 词人将女子曼妙的、灵动的身姿和美艳不可方物的容貌刻画得淋漓尽致 , 如果将这两句唱出来的话 , 一定是动人心扉的韵律和节奏 , 这也充分也体现了词人捕捉细节艺术表现力 。
姜夔本就十分精通音律 , 善创曲谱 , 因为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性 , 深谙乐谱的动感魅力而热衷音乐 , 往往通过曲词曲谱创作表达内心世界 , 所以他的词曲才会展现出音乐的韵律美和动态美 。
【姜夔|姜夔因一次偶遇想起初恋情人,写下了一首感怀之作,读来动人心扉】
本文图片
接着 , 词人转而描写春游的时间节令 , 他巧妙地避开了对眼前歌女的正面描写 , 转入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 。 你看 , 词人写的正是“春渐远 , 汀洲自绿 , 更添了、几声啼鴂” 。
这三句一气呵成 , 让词义境界悠远 , 无形中给江南的暮春时节增添了几丝烟水迷离的神韵 。 这三句大意是说:春光渐渐去远 , 沙洲自然变绿 , 又添几声凄切的鸟鸣 。
杜鹃 , 常在暮春时节啼鸣 , 而暮春时节 , 又是落花时节 。 所以古人听到杜鹃的叫声 , 往往会勾起他们内心的伤春、惜春惜别等情愫 。 如宋代诗人王令在《送春》一诗中写道“子规夜半犹啼血 , 不信东风唤不回”;辛弃疾在《虞美人》中也写道“(鹈鴂)啼到春归无寻处 , 苦恨芳菲都歇”;元代文学家关汉卿在《大德歌·春》中也写道“子规啼 , 不如归 , 道是春归人未归” 。
本文图片
春渐远 , 象征美好的事物早已渐行渐远 , 早已成为过去 , 早已成为词人只能在潜意识中才能触碰到的美好回忆 。 沙洲自然变绿 , 象征生活中总会有美好的事物不断出现 , 这似乎成为生活的常态 , 只不过会增加潜意识中“年年岁岁花相似 , 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罢了 。 杜鹃的叫声 , 更是隐喻美人迟暮之深悲 。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京西$记录了一次城市的转身!6集纪录片《石景山》即将亮相
- 林之孝$王熙凤的滑铁卢,一次忘关门的小事,竟让她品尝到众叛亲离
- 末县!神秘的且末古城仅1957年出现一次便消失了,从此踪迹难寻
- 精彩片段&三本创意非凡的小说,第一次看时还以为自己穿越了,代入感太逼真
- 毛笔@男子写巨型书法,百斤墨水一次挥霍完,一个印章还需要六人扛动
- 韵律|冬天仍是一幅画
-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最经典的10首诗词,映日荷花,午梦扁舟,读一次治愈一次
- 苏轼|辞旧迎新,苏轼这首诗,一定要读一次!
- 离职|我的第一次闪电般入职和离职,到底哪里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