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姜夔因一次偶遇想起初恋情人,写下了一首感怀之作,读来动人心扉( 四 )
有了这三句的烘托与渲染 , 词人的感怀之情也层层递进 , 于是他写出“十里扬州 , 三生杜牧 , 前事休说” , 这三句大意是说:遥想当年 , 在繁华如锦的扬州路 , 我也有像杜牧年少时那样快意人生的生活经历 , 但时过境迁 , 往事不堪回首 。
在上片最后三句 , 姜夔接连化用了杜牧和黄庭坚的诗句 , 杜牧在《赠别》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馀 , 豆蔻梢头二月初 。 春风十里扬州路 , 卷上珠帘总不如 。 ”黄庭坚在《广陵早春》中写道:“春风十里珠帘卷 , 仿佛三生杜牧之 。 ”
本文图片
“三生” , 佛家术语 , 在词作中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种人生 。 在词人眼中 , 他与合肥女子邂逅的美好往事 , 早已被词人尘封起来 , 这段往事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 再多的思念也会像天际的浮云一样 , 悄然间变幻着姿态 。 时光匆匆 , 世事无常 , 再多的思念、再美的回忆 , 都是属于过去时的 , 或许此时此刻的思念 , 只会让自己更加情难自持 。
所以下片开头 , 词人笔锋一转 , 不再进行情感的宣泄 , 而是转到景色的描写上 , “又还是、宫烛分烟 , 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 ”联系唐代诗人《寒食》诗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就会发现 , 词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字眼 , 无非是指这次的春游适逢寒食之后的清明时节 。
本文图片
接下来的一句“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 词人睹物感怀 , 在飘零寓居的岁月里 , 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致意青春的少年 。 经历了时光的沉淀 , 他脸上也已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符号 , 他的青春年华早已不再 。
在这个美好的暮春时节 , 在与好友泛舟湖上的闲情逸致中 , 词人的情感中又多了一份深切的感触 。 这一句语意蕴藉含蓄 , 既有对暮春景象的哀婉 , 又是对今非昔比、世事无常的喟叹 , 词人内心的无限感伤、无限感怀 , 早已不言自喻 。
于是 , 词人笔锋回转 , 又开始回忆与合肥女子邂逅的美好往事 。 “都把一襟芳思 , 与空阶榆荚 。 ”这两句大意是说:只能把满腔幽怨付给榆花 , 任它飞到空荡荡的石阶前 。
在这美好的暮春时节 , 恋人思而不得见 , 词人的满腔情思 , 满腹惆怅该如何安放呢?月光可以停留在台阶上 , 而他的情思就像台阶上落下的榆花一样 , 随风而来 , 随风而逝 , 到最后连踪影都没有了 。
本文图片
接下来两句“千万缕、藏鸦细柳 , 为玉尊、起舞回雪” , 大意是说:千丝万缕的细柳 , 里面乌鸦在此掩身 , 轻软的柳絮好像在为来去的客人飞舞回旋 。
杨柳象征离别之情 , 最早出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自诗经之后 , 杨柳象征离别的意象逐渐被诗人们接受 , 因而诗词作品中的离别场景往往用杨柳这一意象进行烘托 。 刘禹锡《杨柳枝》中有“长安陌上无穷树 , 唯有垂柳管别离”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都是极好的例子 。
姜夔在词作中经常回忆他他和合肥女子邂逅的情愫 , 而柳成为她情感的依托 , 如他在《淡黄柳》序中写道:“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 , ……柳色夹道 , 依依可怜 。 ”在《凄凉犯》一词中写道:“合肥巷陌皆种柳 , 秋风夕起骚骚然 。 ”从姜夔的文字中可以看出 , 他对合肥女子一往情深 , 杨柳这一意象又成为他隐喻这段情感的载体 。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京西$记录了一次城市的转身!6集纪录片《石景山》即将亮相
- 林之孝$王熙凤的滑铁卢,一次忘关门的小事,竟让她品尝到众叛亲离
- 末县!神秘的且末古城仅1957年出现一次便消失了,从此踪迹难寻
- 精彩片段&三本创意非凡的小说,第一次看时还以为自己穿越了,代入感太逼真
- 毛笔@男子写巨型书法,百斤墨水一次挥霍完,一个印章还需要六人扛动
- 韵律|冬天仍是一幅画
-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最经典的10首诗词,映日荷花,午梦扁舟,读一次治愈一次
- 苏轼|辞旧迎新,苏轼这首诗,一定要读一次!
- 离职|我的第一次闪电般入职和离职,到底哪里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