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东西问·中国观 | 干春松:世界纷乱,中国为什么能做“擎天柱”而不是“威震天”?( 三 )


中新社&东西问·中国观 | 干春松:世界纷乱,中国为什么能做“擎天柱”而不是“威震天”?
文章插图

资料图:故宫敦煌特展。中新社发 杜洋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社采访人员: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传统的“天下观”有何关联?中国人对“共同体”的思考为人类文明互鉴带来哪些启示?
干春松:民族国家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这样的体系会忽视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生活方式的合理性。近代以来的数次战争,都是这种体系内在矛盾的体现。近几十年来出现的国际性组织和地区性的联合组织都是从“超国家价值”的角度来运作的,这都是试图构建共同体的尝试。
中国人爱讲同呼吸、共命运,中华文明推崇“四海一家”“包容开放”,这为全人类拉紧祸福相依、安危与共的命运纽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随着全球化深入,当前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成为国际关系的突出问题。近来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让许多人感叹“文明冲突”的预见,然而站在中国文明的角度,并不是要验证文明冲突预言的准确性,而是要寻求避免冲突。对此,蕴含儒家仁爱观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呈现出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关切之间的辩证统一,可以为我们理解人与人、个人与国家、国家与人类、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提出是有深厚文化基础的,是中国人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在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的典型体现。
如果我们从长时段的眼光来看待人类文明之间的交往,可以发现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都经历过冲突甚至排斥的过程,正是在碰撞冲突中人类学会了和平相处。因此我们应当努力通过对话与互鉴实现相互了解。在文明的互鉴中,吸收其他文明的经验,发掘自身文明的生命力,这是各国都需要的“文化自觉”。
对中国而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的潮流进行有机结合,将使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为人类理解自身的可能前景、创造共生的环境提供一种东方智慧。(完)
受访者简介:
中新社&东西问·中国观 | 干春松:世界纷乱,中国为什么能做“擎天柱”而不是“威震天”?
文章插图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中国政治哲学等。著有《制度儒学》《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王道政治与天下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