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遗址|绝地天通:中国文明起源的“红山模式”
历史上 , 燕山以北、医巫闾山以西、七老图山以东的西拉木伦河两岸、辽河上游一带及大小凌河流域 , 习惯上被称为辽西地区 , 这里的居民使用筒形陶罐 。 燕山以南地区居住的是使用陶盂、陶支座组合炊具或使用陶鼎的居民 。 而在黄河中游地区则分布着使用小口尖底瓶的居民 。 他们分别属于远古中国北方三个最重要的族群集团 , 从距今6500年前后开始“你来我往” , 不断碰撞、融合 , 在辽西地区演绎了千余年此起彼伏的历史故事 , 也成就了距今5200年前后红山文明的诞生 。
辽西地区的多族群碰撞
辽西地区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查海—兴隆洼文化 , 其势力最强时曾经越过燕山 , 到达燕南地区 。 距今7200年前后 , 受燕南磁山文化北进的影响 , 查海—兴隆洼文化前沿演变成为赵宝沟文化 , 而余部则保留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 , 并于稍后演变成富河文化 , 在下辽河流域有一支与它们有着亲缘关系的考古学文化 , 叫新乐下层文化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兴隆洼遗址出土玉玦(上)、牛河梁遗址出土双人首三孔玉梳背饰(中)、牛河梁遗址出土双勾形勾云形玉佩(下) 叶一念/供图
大约距今6500年前后 , 燕南地区起源于太行山东麓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迅速强大起来 , 并开始逆桑干河而上 , 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进入了晋北、晋中和内蒙古的中南部 。 另一支则越过燕山 , 驱赶并占领了赵宝沟文化居民的生存空间 , 导致后者退居到西拉木伦河以北 。 隔河而居的原住民和后冈移民制陶工艺相互融合 , 形成了具有双方因素的相似的器物群 。 这就是考古学上的红山文化 。
在建平马鞍桥山、朝阳小东山遗址 , 可以捕捉到强势的后冈移民文化对弱势的赵宝沟文化群体的排他性驱赶的信息 。 马鞍桥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太平庄镇石台沟村西南 。 在出土有赵宝沟文化特征陶器的房址内 , 我们发现有二次捡骨葬的人骨被有意放置在房址内的非正常的处理方式 。 这类房址与聚落中其他红山人的房址同在一个遗址内 。
小东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腰而营子村 。 其中 , 东侧一排方形房址中出土的陶器器型与纹饰特征 , 都与西寨遗址赵宝沟文化陶器同类器相近 。 F5中出土的陶器表面刻划图案与赵宝沟文化动物纹渊源关系明确 , 与该遗址西侧的红山文化村落出土器物群区别明显 。 结合西拉木伦河北岸采用的是泥圈套接法 , 南岸是后冈一期文化传统的泥条盘筑法 , 证明上述遗址应当是相同地点的后冈人驱赶和取代了赵宝沟人的实物反映 , 而非合二为一的融合 。
进入距今6000年前后 , 黄河中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 以小口尖底瓶、彩陶鱼纹为典型特征的半坡文化进入了它的晚期阶段“史家期” 。 这时 , 半坡文化分布地域不断扩大 , 尤其是向西进入渭河上游 , 向北进入河套地区 , 对数百年前即来到这里生活的后冈一期文化居民形成驱赶之势 , 在内蒙古中南部形成了白泥窑子文化 。
不久后 , 在晋南地区悄然兴起的西阴文化也开始向西向东向南扩张 , 同时也向北挺进 。 从晋北和冀北发现的西阴文化遗存看 , 当地后冈后裔的抵抗是不容小觑的 。 如山西大同马家小村遗址发现了西阴文化特有的五边形房子 , 但小口尖底瓶、褐色彩陶等多见 , 而西阴文化常见的陶釜、陶灶和典型的彩陶盆、钵等少见或不见 。 河北张家口的发现也大同小异 。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汉魏洛阳城!汉魏洛阳城考古取得新发现:确认宫城显阳殿、显阳殿宫院、永巷等遗址位置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文化$想要吉祥又喜气挂什么,大文创研究院 吴帆 公鸡吉利图 值得一看
- 艺术|安徽合肥:笔墨书写时代赞歌 “艺术年货”传递美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