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遗址|绝地天通:中国文明起源的“红山模式”( 二 )


红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上述文化格局的变化 , 对于距今6000年前后至5500年间的红山文化而言 , 引发了前后两个不同阶段 。
红山文化遗址|绝地天通:中国文明起源的“红山模式”
本文图片

红山文化玉龙 叶一念/供图
第一个阶段 , 史家期半坡文化和西阴文化的先后北向扩张 , 结果都是后冈一期文化的居民被驱赶着节节败退 。 由于燕南地区逐渐被西阴文化占领 , 所以他们最好的后撤去处只有辽西地区 。 史家期半坡文化和西阴文化的因素在红山文化中的出现 , 首先是携带着上述因素的后冈系居民带入辽西的 , 所以此时这种因素与史家期半坡文化和西阴文化的原型总是表现为似是而非 。
从西拉木伦河两侧两种不同的制陶工艺仍然稳定地存在这一点来看 , 辽西地区后冈移民与原住民隔河而居的布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 二者在物质上共同接受来自黄河中游文化元素影响的同时 , 两岸族群在精神方面的认同表现得十分明显 , 且似乎以原住民占上风 。 比如 , 后冈移民采纳了原住民墓葬形式——积石冢和以玉随葬;后冈移民不仅接受了崇龙习俗 , 并创造出了彩陶龙形象;历史悠久的女神崇拜 , 也同样被后冈移民所接受 。
第二阶段相当于黄河中游的西阴文化晚期 。 这时 , 在半坡系统的白泥窑子文化和红山文化之间 , 显然已经没有了后冈系后裔的阻隔 , 红山文化中的半坡系元素那种若隐若现、似是而非的表现形式变得真实明朗起来 。 比如 , 此前红山文化的勾叉纹等彩陶只在史家期半坡文化中可找到渊源 , 但却是在后者原纹样基础上的变形 , 基本看不到直接传播的图案 。 而此时 , 无论是器型还是对角三角形、重叠四边形彩陶纹饰都与半坡系一样 。
这一阶段包括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在内的遗迹中出土的圜底盆、圜底碗、大口罐等 , 尤其是彩陶图案 , 与白泥窑子文化中同类元素的渊源关系一目了然 。 而西阴文化的因素虽然也存在于红山文化中 , 但显然没有白泥窑子文化的影响更为强烈 , 当时风靡整个北方地区的西阴文化花形彩陶在红山文化中几乎没有 。 可见 , 西阴文化与红山文化的交融至少在燕山以南是不甚顺畅的 。 但西阴文化进入燕南之后 , 阻断了后冈移民与其母族群的联系 , 使其失去了强有力的依靠 , 最终后者失去了在辽西延续了近千年的强势地位 , 辽西原住民族群终于收回了他们在西拉木伦河以南的家园 。 此时 , 红山文化也进入到了晚期 。
新秩序的产生与红山文明起源
距今5500年前后 , 后冈系后裔与辽西原住民经过近千年的共处与磨合而形成的平衡终于被打破 , 具有原住民风格的遗存在西拉木伦河以南出现了 。 在牛河梁遗址该时段的遗存中 , 我们看到了在之前的红山文化后冈移民遗存中始终不见的泥圈套接成型的陶器 , 说明原住民又重新回归西拉木伦河以南的故地了 。 而此时所谓的“原住民” , 可能包括后冈移民进入辽西前这里就存在的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以及新乐下层文化等文化的后裔 。 他们虽然均出自兴隆洼文化这个祖源 , 但经过长久演化 , 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恐怕也仅存为一些遥远的口口相传的记忆了 。
随着后冈移民强势的丧失 , 西拉木伦河以南资源相对优越的土地面临再分配 , 人群需要找到共同的基础、共同的利益以达成新的平衡 。 此时的牛河梁出现了女神庙这样大型豪华的祭祀性建筑应当不是偶然 , 而是红山人追溯共同祖先、寻求建立新秩序的基础与途径的表现 。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牛河梁 , 可以说 , 自女神庙阶段起 , 这里应当就成为该文化的宗教圣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