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许鞍华:拍电影永远都要妥协的( 三 )
直到1995年 , 《女人 , 四十》在金像奖、金马奖和柏林电影节大杀四方 , 才让许鞍华重拾信心 , 也重新获得了认可 。 于是 , 她再次想起了张爱玲 , 决定要把《半生缘》变成自己的作品 。
这是她心里念念不忘的一部小说 , 或者说是她真正想拍的张爱玲——她觉得张爱玲的哲学和对人生的看法在这里体现得最详细 。 马家辉也觉得 , 就《半生缘》而言 , 许鞍华是如假包换的张爱玲的好读者或好学生:“曼桢和世钧明明是相爱的呀 , 怎么偏偏向左走向右走没法靠拢亲近没法相伴到老 , 个中有玄机 , 没人能洞悉 , 唯一能说的仍是那句老话‘我们回不去了’ , 我们注定在怅然里度尽余生 。 是的 , 许鞍华的电影总有那么一股怅然伧然仿佛不管在说什么故事其实都只是在说关于遗憾的永恒故事 。 ”也正因为如此珍爱 , 许鞍华坚持这个故事一定要回到上海去拍 。 可惜当初这是几无可能的 , 倘若一开始便可以北上取景 , 也许就不会有《倾城之恋》 , 也许她影人生涯的轨迹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 。
这一次 , 许鞍华的拍摄想法比《倾城之恋》具体得多 , 既敢于大刀阔斧地对原著进行改编 , 又清晰地知道电影要以怎样的时间、节奏和氛围展现 。 三个多月后 , 电影顺利杀青 , 然后上映 , 东京电影节提名其为当年的最佳影片 , 内地的金鸡奖则授予其最佳合拍片的荣誉 。 直到今天 , 它依然被认为是许鞍华对张爱玲最成功的一次改编 。
除了 , 当时的香港票房不佳 。
拍电影永远都要妥协的
事实上 , 关于许鞍华适不适合拍张爱玲 , 一直都有争议的声音存在 。 影评人梅雪风在一篇文章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 他认为 , 许鞍华电影中声名卓著的敦厚决定了她是最不擅长拍张爱玲的导演之一 。 戴锦华也曾在一场活动中 , 当面和许鞍华说过:“你们心里有某一种不能放弃的爱 , 而在张爱玲那里 , 我不能说她没有爱 , 但是她没有你们这样的爱 。 ”
但在许子东看来 , 许鞍华的敦厚对于改编张爱玲来说可能还是好事 , 他甚至在看过《第一炉香》的粗剪样片后还曾建议许鞍华加一点暖色 。 “我不认为在作家冷静的底本上加一点暖色会不合适 , 李安的《色·戒》就比张爱玲的小说更暖一些 , 但是《色·戒》的改编 , 大家都觉得很成功 , 电影甚至不在小说之下 。 ”许子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对此 , 许鞍华的心态是开放的 。 她一直避免着与张爱玲的过度绑定 , 总是强调自己并非张爱玲专家 。 同时 , 她觉得所谓原著精神其实有很大主观性 , 大家都在书里找自己迷恋的东西 , “如果把我们的一些真实感情投射到里头 , 反而让这个作品有生气 , 因为它除了是张爱玲作品 , 也是我的作品 。 一点看法都没有 , 那就不要当导演了 。 ”更何况从不吝于自我批评的她 , 又怎会惧怕别人的批评:“如果能让观众看了以后相信你说的 , 其实就OK了 。 如果觉得不好就不好 , 你根据自己的标准 , 我也不跟你吵 , 我完全是open的 。 我不希望老是要捍卫自己的戏 , 这不是我的工作 。 ”
说到这里 , 喜欢在讲完一番话之后仰头大笑几声的许鞍华收起了笑容 , 认真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文学跟电影的基本精神 , 就是自由地让人家去感受、自由地表达意见 。 ”
文章图片
彭于晏饰演的乔琪乔
许鞍华的确在《第一炉香》中投射了自己的想法 。 比如她隐去了薇龙心里的许多计算 , 又增加了原著中一笔带过的婚后生活 , 从而强化了薇龙之于爱的求而不得和卑微疼痛;再比如 , 她添了一笔乔琪乔与父亲的关系失调 , 用一条蛇勾出了他浪荡皮囊背后不能自主的脆弱 。 这些改动并非只是情节上的变化 , 它们从本质上统一在许鞍华“所有电影都指向救赎”的理念之下 , 不可谓不用心、不精细 。 当然 , 也正是由于这些改动于细微处发挥的关键作用 , 不可避免地让影片与张爱玲之间在韵味上产生了位移 。
- 因为|《镜双城》大结局:苏摩永沉海底,白璎独守苏摩墓前千年
- 因为|他是运气最好的公务员,只因长相太帅,30岁被贵人选中转行演戏
- 因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 井柏然宋佳曝幕后细节
- 因为|《都挺好》大结局:理解了苏大强,也就看懂了人性
- 因为|《都挺好》苏明玉敢爱敢恨,终获幸福
- 因为|拒演《欲望都市》的Samantha,要到巴黎教Emily学穿衣了?
- 因为|《内科朴院长》7大看点,美大哥x地中海,史上最爆笑医疗剧开播
- 因为|“亡国公主”女演员的7个天花板,有人越惨越美,有人2秒就封神了
- 因为|罗伯特·帕丁森暗示,《蝙蝠侠》不会展示一个纯粹的超级英雄
- 什么|什么是短片与影片的二重性?是因为电影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