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郑非评《什么也别说》︱北爱尔兰冲突的起因、变化及其冲击( 六 )


一位采访人员总结了政府的意图:“除非你真的必须杀人 , 否则不要杀人 。 特别是 , 不要杀害武装组织的领导人 。 如果你想让领导者能够控制他们下面的整个运动 , 那么你必须让他们存在足够长的时间 , 以确保他们拥有可信度和影响力 。 不要打碎你最终希望与之谈判的敌人 。 ”
这样 , 尽管北爱尔兰和英国本土暴力事件不断 , 但是在政府的应对下 , 北爱尔兰的局势始终没有升级 。 现在就看谁先忍不住 。 是北爱尔兰持续低烈度冲突 , 英国本土在遭受重大袭击之后 , 政治压力剧增 , 终于在北爱尔兰力行全面镇压 , 以收一时之效(但永久失去天主教徒的人心 , 为共和军做动员 , 并留下后患)呢 , 还是共和军在英国政府的压力下丧失信心 , 寻求政治解决?

结果是 , 到了七十年代晚期 , 爱尔兰临时共和军发现英国似乎会把低烈度镇压无限期维持下去 , 而自己却越来越难以招募到新人 。 临时共和军的领导人格里·亚当斯开始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出路 。 在1981年 , 共和军的一名囚徒博比·桑兹在狱中绝食抗议 , 当时英国下议院正好需要补选 , 格里·亚当斯想出了一个主意 , 让博比·桑兹以囚犯的身份参加此次竞选 。 英国政府大吃一惊 , 内部有很多反对意见 , 但最终还是允许此事成行 。 在共和军这边 , 这也是件离经叛道的事 , 因为他们过去一直是不主张参与英国的政治进程的 。 格里·亚当斯预计 , 许多北爱尔兰人或许不赞成、不支持共和军的暴力行动 , 但会乐意投票让一名共和军的囚犯当选公职(毕竟历史积怨和现实不公都还是仍然存在的) 。 他的猜测是对的 , 1981年4月10日 , 桑兹当选议会议员 。 这事看起来是对英国政府的嘲讽 , 但在事后来看 , 这却是共和军/新芬党参与英国议会政治的开始 。
1981年 , 一名资深共和军人在一次大会上说道:“这里谁真的相信我们能通过投票箱赢得这场战争?但是 , 如果我们一手拿着选票 , 另一手拿着武器 , 在爱尔兰掌权 , 这里会有人反对吗?”这也是亚当斯说服其他共和军的说辞 , 即参与选举只是斗争的一种方式 , 不是边打边谈 , 共和军的目的还是要把英国人赶出爱尔兰 , 参与竞选只是要用选票来打败英国政府的宣传——“共和军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 但这个说法是否全然真实 , 是很难说的 。 也许在刚开始确实是这样 , 但是随着新芬党持续的参与北爱尔兰的地方政治之中 , 共和军就不可避免地被政治所软化 。 亚当斯本人在1983年也当选下议院议员 。
1988年 , 社会民主工党的领袖约翰·休姆和格里·亚当斯私下会面(这个会面对两者都同等危险 , 两人都有可能被自己的同志撕碎) , 商讨一个政治解决方案 。 这之后 , 英国政府也再度同共和军接触(之前有过几次临时停火) 。 1994年8月31日 , 爱尔兰共和军发表声明 , 宣布停火 , 并探讨通过对话实现和平的可能性 。 亚当斯对他的部下声称 , 他没有放弃武力 , 停战只是一个战术行动 , 是为了影响国际舆论、揭露效忠派的顽固 , 以及离间新教徒与英国政府的关系等等 。 他的很多老部下都觉得这是一个借口 , 但木已成舟 。 1998年4月 , 各路谈判代表汇集到贝尔斯法特郊外的一座城堡 , 最终签订了《北爱尔兰和平协议》——北爱尔兰将继续作为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 但有自己的议会、权力分享机制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的紧密联系 。
于是 , 在一方耐心耗尽的情况下 , 和平真的来临了 。
但是 , 和平的来临并不意味着内心的宁静 。 据网上冲突档案馆的数据 , 在这三十年的冲突中 , 总共的死亡数是三千四百八十九人 , 其中半数以上是平民 。 本书提出 , 在战争中不仅仅有肉体创伤、精神创伤 , 还有“道德创伤”——士兵们如何理解它们在战争时期做出的违背社会的行为 。 对杜洛尔丝这种共和军战斗员来说 , 和平协议不仅违背了她的政治信念 , 而且将她的人生经历化为虚无 。 她实施过炸弹袭击、抢过银行 , 让别人死去 , 自己也差点因为在监狱里绝食抗议死去(终身患上厌食症) ,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格里·亚当斯曾经的副手布伦丹·休斯也觉得 , 如果这一切杀戮至少成功地将英国人逐出爱尔兰 , 他或许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合乎情理 。 但现在他却被剥夺了获得宽恕的任何理由 。 “到头来” , 他说 , “没有一个人的死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