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 | 新京报快评
肖清和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和勇气 , 放在任何时代都难能可贵 。
【命运|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 | 新京报快评】▲肖清和 。 图/上海大学学报
文 | 徐秋颖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 , 求学之路能有多坎坷?在肖清和的博士论文后记中 , 以个人小传的形式袒露了其22年的艰难求学路 。
这篇肖清和写于2009年《“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的博士论文 , 对宗教社会学不感兴趣的人很难读得下去 , 但作者本人的小传跨越了学术鸿沟 , 让人们得以一窥这位青年学者的励志成长之路 。 这其中 , 或许有时至今日依然打动人心的奥秘 。
平心而论 , 一个人考入北大 , 一直读到博士 , 不说功成圆满 , 也算学有所成 。 但肖清和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二字所能概括的 , 字里行间渗透着个体命运的挣扎与反抗 , 其艰辛过程超乎常人想象 。
▲肖清和博士论文后记节选截图 。
娓娓道来的笔触之下 , 我们仿佛跟随作者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安徽潜山的小山村 , 不禁为他“7岁还上幼儿园”哀叹 , 为他“小升初”取得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鼓舞 , 更为他贫困辍学不得已去放牛而心疼惋惜 。
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 , 贫困却让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 这无异于一场无力反抗的灾难 , 但他从未放弃 , 放牛之时还能背下整本宋词就是证明 。
即便面临生存的难题 , 求学之火也没有在他心中熄灭 。 改嫁母亲的拼死坚持 , 好心人的慷慨解囊 , 都让肖清和深知“能学习”这件事有多么不容易 。 他在求学之路上奋力奔跑 , 须臾不敢停歇 , 生怕没考“第一”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 。
如果说惴惴不安、患得患失 , 是肖清和少年求学的上半场 , 那么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 , 则是其转折点 。 在北大 , 他正式开启了心无旁骛求知问学的下半场 , 其努力和才华被更多人看到 , 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学金 , 还得到本校保研的机会 , 直至博士毕业 。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共批准 98 篇学位论文 , 肖清和的这篇位列其中 。 这篇学术论文 , 是他潜心治学的成果 , 也不啻为道阻且长的求学之路的总结和纪念 。
文章图片
▲肖清和的个人简介 。 图/上海大学文学院网站截图
是的 , 回首肖清和求学之路 , 其跋涉之艰辛远非普通人所能体会 , 又岂是一篇文章能道明白的?还好 , 世间的法则没有失效 , 天道酬勤得以再次印证 。
“雪中少送炭 , 锦上多添花 。 ”肖清和自幼了然于心 。 苦难 , 从来不是上天馈赠的财富 , 不值得赞美和宣扬 。 但即便肖清和的前半生剔除贫困这个关键词 , 仍然闪烁着人性之辉 。
困境之中不与世沉浮 , 他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和勇气 , 放在任何时代都难能可贵;在多数人普遍不富裕的境遇下 , 仍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永远是世间最为动人的篇章 。
在肖清和的博客上 , 有这样一段话 , “用功深者 , 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 , 不自树立 , 虽不为当时所怪 , 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 ”在“躺平”之声甚嚣尘上之时 , 时代尊重个人选择 , 更感佩奋力前行者 。 肖清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奋斗精神没有过时 , 依旧是克制浮躁之风的法宝 。
如今 , 肖清和已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 是该校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 治学路上想必有其踽踽前行的身影 。 而于他个人而言 , 肖清和的故事还在续写 。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老人|“天才儿子”已出院回家!父亲最新回应:这些心里话以前不敢讲,现在他接受了,我的心也放下了......
- pantone|从“中国红”开始,解码千年传统色
- 反派@四本黑暗流小说,主角化身反派,横推四方,从头燃到尾
- 支付宝#五福全面开放,山东文物“汉虎钮铜錞于”上五福了
- 陆游#陆游蕴含哲理的一首诗,第二句成千古名句,道出了命运的奇妙
- 电话|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
- 公司|狮驼岭的小妖知道吃唐僧肉的秘密,如来为何敢放走他?
- 美术家协会#画家刘玉泉——作品傲然怒放、随风摇曳、花叶扶疏、一枝独秀
- 接纳!《论语》:改变命运,从学会接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