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秀|款款邻里情,拳拳乡土心——浅谈瑞川柯家与胡适的关系(下)( 二 )


江冬秀|款款邻里情,拳拳乡土心——浅谈瑞川柯家与胡适的关系(下)
文章图片

据说结婚前 , 除了照片 , 胡适并未见过江冬秀 。 “几次曾看小像 , 几次传书来往 , 见见又何妨?休做女孩儿相 。 凝想 , 凝想 , 想是这般模样 。 ”可见第一次翻过杨桃岭 , 青年胡适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期待 。
可是翻过杨桃岭 , 到了江家 , 却囿于旧制 , 冬秀躲进了蚊帐里 , 没有让他们见面 。 喝了洋墨水 , 却遵旧规矩的胡适 , 只好用一首小诗记下了江村尴尬的美好回忆:“他把门儿深掩 , 不肯出来相见 。 难道不关情?怕是因情生怨 。 休怨 , 休怨 , 他日凭君发遣 。 ”胡适的这两次行走杨桃岭 , “在胡适生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 母亲的愿望就此实现 , 单身好男儿的时代就此结束 。 天与地 , 上庄与江村 , 胡适与江冬秀 , 母与子 , 一切的一切 , 都在这次行走之后 , 达成了和谐与统一 。 ”[4]
因此 , 当莘麓先生来信告知胡适杨桃岭要修理时 , 对杨桃岭记忆尤深的胡适岂能不关情?他主动响应 , 积极承捐 。 据说1940年江冬秀又曾出资叫村人买了些石板 , 将杨桃岭重新修了一遍 。 这令后人觉得 , 杨桃岭就像胡适与江冬秀夫妇的情感 , 含蓄、深沉、持久 , 也是夫妇二人主动“修好”的结果 。 杨桃岭的修护 , 客观上方便了胡家亲眷之间的走动 , 其实也方便了乡村之间的联络 。
江冬秀|款款邻里情,拳拳乡土心——浅谈瑞川柯家与胡适的关系(下)
文章图片

柯莘麓先生也是幼承庭训 , 治病救人 , 当了一名医生 。 莘麓先生也像泽舟先生一样爱好文艺 。 莘麓先生还“筹款去上海亚东医科大学 , 喜公益活动 , 业余参加徽宁同乡会(NGO) , 所办的《微音》月刊 , 关心故乡文化教育建设 , 鞭挞社会黑暗 。 胡适是该刊顾问之一 , 影响很大 。 ”[5]从信中可以推知 , 莘麓先生给胡适呈上了自己所作律诗 。 显然这作品存在瑕疵 , 胡适与柯莘麓乃世交发小 , 胡适毫不客气 , 直言相告 , 指出诗的韵律和对仗方面存有问题 , 并建议莘麓先生从绝句学起 , 要多读名家作品 。
信中第三件事是胡适向莘麓先生求教徽州方言“名件”用法 。 全国著名学者 , 北大文科教授 , 美国留洋博士 , 在躬身请教老家的小伙伴 , 毫不作态 , 朴实、严谨的学者风范可见一斑 。 而此种兄弟之谊 , 尽现于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之中 。
信的结尾在问柯家全家安好的同时 , 胡适没有忘记捎上江冬秀的问候 。 这完全是一封家信 。 冬秀对柯家 , 柯家和冬秀也是毫无距离 。 胡适乃文人墨客 , 莘麓先生没忘给胡适带去徽州的“土特产”——徽墨 。 带着墨香的信笺和入墨三分的《新安柯氏宗谱》一样 , 如实记录了瑞川柯胡两家非同一般的世交乡情和亲情 。
胡适挨批判 , 柯氏难幸免
莘麓先生其实是个与时俱进的开明人士 , 当年他从上海返乡服务桑梓 , 成立了最早的新式诊所 , 最先使用抗菌素 , 并呼吁旅外同乡会捐资购买青霉素 , 以急救当时流行的流行性脑膜炎 。 解放之初 , 莘麓先生又率先响应号召在上庄成立第一联合诊所 , 并兼任全县医师联合会的执行委员 。
但随着批判胡适的声音日益高涨 , 连胡适的幼子也宣誓与其父一刀两断 。 柯家当然不会落井下石 , 但柯莘麓先生的处境日趋恶化 , 先是受社会监督 , 到1958年竟被判入狱3年 。 莘麓先生之子家骅先生当时正在医学院读书 , 是一名学生 , 但毕业前夕也被替补为右派 。 1962年甄别平反以后 , 家骅先生才惊讶地知道自己父亲柯莘麓先生的“罪行” , 竟然是任伪职时(抗日时期任军医)与胡适有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