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看点:
诗歌是情绪的一种载体 。 诗歌的创作并不是直接将情绪吐出去 , 因为有结构、立意、美学等创作要求的限制 , 创作者必须要在情绪爆发后 , 去揪住那个情绪 , 仔细地感受情绪带给自己的感觉、变化 , 要去剖析这个情绪的原因 , 要去寻找情绪的渴望 , 找到核心点之后 , 再用文字去重塑它 。 希望你能够在这篇文章中 , 感受到诗歌的力量 。
周一
视野
全文共4946字 , 阅读时间13分钟
诗歌?
现在谁还读诗?
现在谁还写诗?
诗歌有什么用?
高考考吗?
能赚钱吗?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三集《长大》的拍摄地 , 云南省漭水中学 , 就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
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图片

和全国无数的县镇学校一样 , 漭水中学811名学生大多来自于乡村 , 很多是留守儿童 。
这些孩子父母不是在外务工 , 就是忙着地里劳作 , 没有时间去关注、陪伴孩子 , 更不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爱意 。
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图片

孤独 , 是这里的孩子共有的体验 。 他们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将情绪锁进瘦弱的身体里 , 悄悄按住 , 因为生活教会他们 , 就算表达出来 , 也不会得到期望的反馈 。
校长说 , 即便爸爸妈妈离开 , 去远方务工 , 他们也不哭不闹 。 太安静了 。 仿佛山间的瀑布 , 突然地 , 没有了声响 。
长期的情感压抑 , 让这些孩子的脸上很难出现笑容 。
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图片

所以 , 多年来 , 这所学校坚持在做“诗歌课程实验” , 将诗歌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
校长于春云希望用诗歌这种直接和心灵对话 , 需要仔细体悟自然、生活的文体 , 来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 , 找到一个排遣情绪的出口 , 收获一个可以永久倾诉的朋友 。
诗歌最终可以带给孩子们什么?没有人知道 。 但乡村里学写诗歌的孩子 , 都在悄悄地变化 。
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图片

12岁的小锁刚出场时 , 蹲坐在墙根 , 眼睛躲避着镜头 , 浑身笼罩着不符合年龄的沉郁之气 。
他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妹妹生活在一起 。 家里最贵重的财产是并不宽敞的自建房 , 及一头牛 。 小锁每天放学后的工作 , 就是放牛 。
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图片

农村的山上荒无人烟 。 放眼望去 , 只有无聊的山、难看的树、杂乱的草、沉默的牛 。 小锁最好的朋友 , 是他的小牛 。
他马上就要去镇上读初中了 , 因为山路遥远 , 只能住校 。 从来一个人放牛的他 , 内心很不平静 。 陌生的地方、集体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完全想象不到 。 忐忑、焦虑、不安 , 随着越来越近的开学日期 , 变得越来越大 。
诗歌|看了央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情绪引导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图片

这些情绪 , 他不仅没有向父母倾诉 , 还懂事地拒绝了母亲说给他买一个手机的提议 。
到了中学 , 小锁是同学里最矮小、瘦弱的一个 。 不善言辞的他并没有那么快融入集体环境 , 晨起跑步 , 他落在最后 , 每天独自吃饭、洗碗 , 沉默着上床睡觉 , 沉默着观察周围的同学和环境 。 镜头里的他没有笑容 , 显得有些忧郁 , 有些无所适从 , 有些格格不入——和他的名字一样 , 他的心里也有一把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