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王宗岳《太极拳论》通解!( 四 )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对方由下向上进攻,我就顺势向上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可攀;对方由上向下进攻,我就顺势向下落低,使他顿觉深不可测。本博认为这里也可以理解为顺势引进落空的意思。“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对方进身,我就顺势引进向后,使他越向前,越感到长不可及;对方退身,我就乘势进逼,使他越后退,越觉得形势更加局促而陷入困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衡量敌劲轻重的准确性,不要有一根羽毛分量的误差;感觉敏锐的程度,要使苍蝇、蚊虫落不到我的身上。这话自然只是用来形容触觉等感知能力的极度敏锐,带有文学夸张的色彩。太极推手的实践证明,各人的感知能力在经过推手训练后,与常人的差异明显加大,即使是拳友之间,由于功夫有差别,特别“听劲”功夫有深浅,各人感知能力的强弱也有不同。感知能力较差的人,在推手中往往受人控制而难以控制对方,这时就会理解对手“棋高一着”了。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上文在“忽隐忽现”之后,紧接着是分别从左右、高低、进退等不同角度,讲述了怎样使对方感到幽远难及,高深莫测。这样即使对方有很大的力气,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接着文章强调了感知能力和量敌精确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到对方难知我的力量、方向,而我却能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危险、失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能达到这种地步,才能做到所向无敌。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本博认为这句话理解为“拳术技击的流派很多,虽然拳势动作各有不同,但大都不外乎壮的欺负弱的,动作快的胜过动作慢的。有力气的人打败没力气的人,手脚慢的输给手脚快的人!这些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能,而不是因为习练武艺就能改变的。这里“斯技”不应理解为“太极拳”这种技艺,而应理解为泛指“拳术技艺”更符合原文意思。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仔细分析“四两拨千斤”这句拳谚,显然不是主张以强力去胜人的。看看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能抵御众人的情形,单纯依靠速度快就能发挥什么作用吗?太极拳并非只要慢不要快,这在前面已经谈到了。俗话说:“快了不如巧了。”巧,技巧。说明技巧往往是有决定意义的,而快慢是要据情而定的。至于用力问题,就“四两拨千斤”来说,主要也还是突出了一个技巧问题。人们常说:“太极拳法乃技巧之学。”因而在这里也关涉到对“先天自然之力”的改造问题,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叫做“换劲”。通过“换劲”逐渐练出和积累“太极内劲”。所谓“太极内劲”,也不是神秘的东西,仅仅是在刚柔、大小以及动力定型等诸方面符合太极拳法的特定要求而已。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这就说明了被称为“太极内劲”的这种劲力的特性。当然这绝不是说,打太极拳的人力气越小就越能在推手竞赛中取胜或夺取冠军。也可以理解为身有千斤力,只用四两劲,技巧好,功夫好四两可以拨千斤。
“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平,天平。准,准头。郝和藏本中,“平”字作“枰”。枰,秤盘,仍借指天平。所以“平”、“枰”二个字在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通解。这句话是说,立身要像天平那样中正不偏,肢体灵活要像车轮那样圆转自如。《太极平准腰顶解》说:“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珠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这就是把人体比作天平,有天平的准头在身,那么就能精确地去称人的分量了。
- 法宝#鸿钧老祖3件顶级法宝排行:盘古幡第二,太极图第三,第一最强大
- 日程&图说 | 政协会议日程早知道(1月16日)
- 原位#图说 | 希腊帕特农神庙石雕碎片重回雅典卫城
- 丹田&太极推山掌,练成后以掌推物无不应手跌出
- 阐教@封神大战中,赤精子的法宝就能克制姚天君,为何还要去借太极图?
- 图说#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全程爆笑!莫言余华是来说相声的吧?
- 吕洞宾&流传千年的传说, 揭秘太极张三丰得道成仙之谜
- 太极图说&“大圣人”王阳明,其书法也是超一流水平,不在“二王”之下!
- 芮集社区$图说 | 人腾虎跃,火树银花,非遗“火老虎” 再现淮河畔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说二十四节气 展现大美安徽「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