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香囊卅双”石牌的秘密:曹操生前有多喜欢用“香”?( 六 )



“香囊”与曹操性情的认识
《说文·革部》:“鞶 , 大带也 。 《易》曰:‘或锡之鞶带 。 ’男子带鞶 , 妇人带丝 。 ”段玉裁注:“《内则》曰:‘男鞶革 , 女鞶丝 。 ’注云:‘鞶 , 小囊盛帨巾者 。 男用韦 , 女用缯 。 有饰缘之 , 则是鞶裂 。 ’”“《内则》云:‘男鞶革 。 女鞶丝 。 ’则鞶非大带明矣 。 《周礼》‘巾车’疏引《易》注云:‘鞶带 , 佩鞶之带 。 ’此盖郑注与《诗》《礼》注同 。 而《内则》‘施縏袠’ , 注云:‘縏 , 小囊也 。 ’”所谓“鞶”“縏” , 是附于“带”上的“小囊” 。 其质料 , 前者是韦革 , 后者是丝缯 。
曹操是曾经使用这种随身“小囊”的 。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写道:“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 , 好音乐 , 倡优在侧 , 常以日达夕 。 被服轻绡 , 身自佩小鞶囊 , 以盛手巾细物 , 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 。 每与人谈论 , 戏弄言诵 , 尽无所隐 , 及欢悦大笑 , 至以头没杯案中 , 肴膳皆沾污巾帻 , 其轻易如此 。 ”所谓“身自佩小鞶囊 , 以盛手巾细物” , “小鞶囊”者 , 就是“鞶”“縏”这种附于“带”上的“小囊” 。 所谓“以盛手巾细物”的说法 , 也可以通过曹操高陵出土石牌文字“绒手巾一”(M2:362)得到印证 。
正如刘瑞在考论曹操高陵石牌文字“常所用”时所指出的 , 即如《后汉书》卷五《安帝纪》所谓“常所御” , 《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所谓“常所御”“旧时器服” , 《三国志》卷五五《吴书·周泰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所谓“常所用御” , 以及《南齐书》卷三《武帝纪》所谓“身上着”“常所服身” , 所指示“确实是曹操生前所用之物 。 ”
据说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 , 所谓“每与人谈论 , 戏弄言诵 , 尽无所隐 , 及欢悦大笑 , 至以头没杯案中 , 肴膳皆沾污巾帻 , 其轻易如此” , 而《曹瞒传》所举例证 , 从日常服用看 , 即“被服轻绡 , 身自佩小鞶囊 , 以盛手巾细物 , 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 , 可知其被服衣冠方面的表现 , 是远离权力者通常的“威重”形象的 。 而“身自佩小鞶囊 , 以盛手巾细物” , 尤其体现了与世俗生活颇为接近的平常习性 。
《太平御览》卷九八一引《梦书》曰:“梦得香物 , 妇女归也 。 ”大约“香物”配用 , 是“妇女”习惯 。 由“香囊”的使用 , 或许也可以理解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 , 好音乐 , 倡优在侧 , 常以日达夕”以及“被服轻绡” , “每与人谈论 , 戏弄言诵 , 尽无所隐”的“轻易”性格 。 曹操高陵出土石牌文字有“胡粉二斤”(M2:301) , 可以互相参照 。

曹操“香囊”使用方式推想
南朝陈徐陵《杂曲》:“流苏锦帐挂香囊 , 织成罗幌隐灯光 。 只应私将琥珀枕 , 暝暝来上珊瑚床 。 ”所谓“锦帐挂香囊” , 提示了“香囊”的一种使用方式 。 “香囊”与“锦帐”“罗幌”“琥珀枕”“珊瑚床”的组合 , 显现了在家居格局中的作用 。
如果关注与曹操的时代相近的例证 , 则又有《艺文类聚》卷三二载录“后汉秦嘉《与妻书》”及“秦嘉妻徐淑《答书》” 。 秦嘉写道:“不能养志.当给郡使 。 随俗顺时.僶俛当去 。 ”深切表达“想念悒悒”心情 。 徐淑回答 , “身非形影 , 何得动而辄俱 。 体非比目 , 何得同而不离 。 于是咏萱草之喻 , 以消两家之恩 。 割今者之恨 , 以待将来之欢 。 ”秦嘉重报妻书 , 寄与明镜 , “并宝钗一双 , 好香四种 , 素琴一张 , 常所自弹也 。 ”他说:“明镜可以鉴形 , 宝钗可以耀首 , 芳香可以馥身 , 素琴可以娱耳 。 ”对应其妻“萱草之喻” , 有“好香四种” , 又言“芳香可以馥身” 。 而“妻又报嘉书”因“厚顾殷懃 , 出于非望”表示感谢 , 又写道:“镜有文彩之丽 , 钗有殊异之观 。 芳香既珍 , 素琴益好 。 惠异物于鄙陋 , 割所珍以相赐 。 非丰恩之厚 , 孰肯若斯 。 览镜执钗 , 情想髣佛 。 操琴咏诗 , 思心成结 。 敕以芳香馥身 , 喻以明镜鉴形 。 此言过矣 , 未获我心也 。 昔诗人有飞蓬之感 , 班婕妤有谁荣之叹 。 素琴之作 , 当须君归 。 明镜之鉴 , 当待君还 。 未奉光仪 , 则宝钗不列也 。 未侍帷帐 , 则芳香不发也 。 ”表示这些有利与容饰之美好的礼品 , “当须君归” , “当待君还”才会使用 。 由所谓“芳香馥身”到“未侍帷帐 , 则芳香不发也” , 从“身”说到“帷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