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前想后的理性思虑 , 不仅仅体现于日常生活 , 在更广的层面上 , 它同时涉及普遍之道与“礼义之统”(《荀子·不苟》) 。 相对于日常生活的思前想后 , 普遍之道构成了天下的一般原则 , 涵盖更广的理性规范 , 并对社会具有更普遍的调节作用 。 作为理性的原理 , 普遍之道首先关乎国家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 “彼固天下之大虑也 , 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荀子·荣辱》) 。 荀子一方面对人最初自然的情感欲望与理性做了对照 , 另一方面又把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思考和更广义的天下之大略区分开来 , 在这一层面上对人感性欲望的调节 , 进一步引向理性的普遍原则 , 后者范导着更多方面的人和事: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日常活动 , 而且制约更广的社会生活 。 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瞻前顾后 , 还是社会领域中对先王之道、天下之大略的考虑 , 都表现了人的理性能力 。 欲望是自发而不加思索的 , 理性思考则是自觉的 。 荀子注意到 , 人固然有自发的情和欲 , 但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特点 , 则在于人有自觉的理性能力 , 能够理解和遵循理性的规范 。
人与人的分别 , 也体现在对理性规范的不同理解上 。 从可能性上说 , 人都具有理性的能力 , 可以通过一般的规范去自觉引导自己的行为 。 但是从现实层面来看 ,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自然而然地会达到这一点 。 理性规范的作用是通过对人行为的方方面面进行调节和引导来达到的 。 对人们日常生活理性的引导 , 离不开人的修身能力 。 修身过程构成了人以理性的方式来调节自身行为的前提 , 如果不基于这种修身的过程 , 即使君子也很难做到合乎理性规范 。 从理性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这一角度来看 , 把握诗书礼乐是很重要的方面 。 诗书礼乐各有自身的义理内容 , 按照荀子的看法 , 需要深切地理解诗书礼乐的这些理论内容 , 这种思想积累需要通过自身习行慢慢形成 。 正是基于个人的习和行 , 亦即践行和学习的过程 , 久而久之 , 诗书中的那些义理便可以逐渐融入到个体的意识中 , 被个体所接受 , 并进一步化为个体精神世界中的具体内容 。
从孔子开始 , 儒家便推崇仁道的原则 。 对儒家而言 , 唯有认同仁道原则 , 才能达到比较高的精神境界 , 而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相当长的习行累积 。 只有通过这一过程 , 才能逐渐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德性出发 , 不断地去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 并进一步诉诸践行过程 。 按照荀子的描述 , 如果一个人能通过学习经典以及自己的习行过程 , 逐渐形成并丰富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 便可以引导自然的情欲 , 化性起伪 , 得到社会正面的赞赏 。 如此 ,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 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在个体独处的时候 , 则能够达到独善其身并不断感受到内在的精神愉悦 。 以上这一类为人处事的过程 , 便是通过精神升华之后所获得的积极结果 。 可以看到 , 这一意义上的思虑所指向的 , 是通过学习、掌握传统经典内容 , 使之进一步化为个体意识的深层结构 。
二、学不可以已
以上所述的思虑 , 同时构成了荀子理解的广义之学的内容之一 。 《荀子》第一篇《劝学》开宗明义便指出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学是一个不能中断、没有止境的过程 。 这是对“学”的过程性的明确肯定 。 “学”之所以被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 是与荀子对人的理解相联系的 。
对荀子来说 , 人和其他对象的主要区别 , 就在于人具有伦理道德的意识 , 所谓文野之分主要也体现了这一点 。 人总是将经历一个由野而文的过程 , 一开始 , 人没有受到礼义教化的熏陶 , 处于前文化的状态 , 此即所谓“野” 。 进入文明阶段之后 , 人逐渐超越自然状态 , 所谓“文”也就是形成以道德意识为中心的文化意识 , 由此 , 人即走出动物之境 ,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 按照荀子的理解 , 从根本上说 , “学”首先以超越动物、超越自然状态 ,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作为其目标 。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老虎$如果互换一下,武松能不能拔垂杨柳?鲁智深能不能打死老虎?不能
- 世态人情$杨绛最清醒的8句话
- 赵光义&如果杨渊平再忍耐一下,或许杨业就不会同时失去三个儿子!
- 杨叶|诗是唯一亮着的灯火|会员作品选登
- 杨庆祥|杨庆祥诗集《世界等于零》,要被捧为经典的节奏?
- 北京|北京冬奥|冬奥来了!(现代诗歌 胡杨人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杨永福|中国荣誉时代楷模——杨永福作品集
- 郭靖&神雕侠侣十大高手排行,杨过第二,郭靖难进前三,黄药师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