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饥饿
作者:老鬼 , 本名马波 , 中国著名作家
到了1961年初 , 最严酷的时刻来临 。
真饿呀!同学们见面就聊吃 , 聊各种解饿之道 。 聊哪个饭馆馒头个儿大 , 哪个饭馆面条给得多;聊煮饭的技巧 , 怎么用3两大米做出两斤干饭 。
可是在北京大街上你看不见成群的乞丐 , 也没有一具倒毙街头的饿殍……表面上远没有苏联十月革命后那段饥饿岁月恐怖 , 社会秩序也好得出奇 。
然而 , 为一个馒头 , 2两粮票 , 人们可以机关算尽 , 绞尽脑汁 。
商店里卖食物的柜台一空如洗 , 连糖块都很少 。 往日从没人买的糠萝卜 , 沾着好些泥巴的干藕全都消失 。 以前堆积如山的大白菜 , 这年按本定量供应 , 每户只准买几棵 , 多烂的帮子都有人抢着捡 。 每人凭本一个月能买二两白糖 。 猪肉、盐、淀粉、肥皂、芝麻酱、粉丝……全要购货本 , 限量供应 。 过春节时 , 为体现党的关怀 , 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 , 不要粮票 。 花生根本见不着 。
晚上六七点钟 , 西单大街上就冷冷清清 , 行人寥寥无几 。 饿着肚子 , 谁有精神逛街?为贯彻市委劳逸结合的指示 , 学校体育课、生产劳动课全部停止 , 老师什么作业也不留 , 并取消一切课外活动 , 反修报告也听不到了……每天下午只上一节课 , 会也极少开 , 让学生们早早回家 。
上第四节课时 , 教室里弥漫着焦躁的气氛 , 专心听讲的寥寥无几 。 连有些女生都坐不住 , 屁股扭来扭去 。 老师非常理解 , 下课铃一打 , 准时下课 , 从不拖延一分钟 。 不等老师离开教室 , 男女同学们都箭一般地冲向食堂 , 快活地大喊大叫 。
吃饭时 , 按每人报给伙食委员的两数吃 。 有人3两 , 有人4两 。 我中午是4两 , 早晚3两 。 吃完后 , 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 , 一粒米也不放过;刷完碗 , 再把刷碗水喝进肚 。 每逢离开饭厅时特失落 , 看着别人还在吃着 , 咀嚼着 , 无比地羡慕 。 刹那间觉得大饭厅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处所 。 尽管里面总弥漫着一股霉烂味儿 , 但这霉味儿代表着食物 , 非常温馨好闻 。
文章图片
我吃饭总是很快 , 狼吞虎咽 , 几分钟就结束 。 这也是对付饥饿的一个小技巧 。 吃得快才有饱感 。 胃突然盛一堆食物肯定比渐渐往里填更有吃了东西的感觉 。
每天一斤粮食 , 三顿饭到底怎么分配吃 , 才能最不饿?是我和同学们经常思考 , 切磋的问题 。 我试过二四四(早2两、午4两、晚4两) , 又试过四三三、一五四、三三四……甚至试过早上不吃饭 , 中午和晚上各吃半斤 。 经过反复比较 , 最后还是采用了三四三——同学们采用最多的吃法 。 并还尝试过早饭喝三两粥 。 当时觉得饱了 , 可尿几泡尿后 , 照样饿 。
每人都饿得眼冒金星 , 粮票等于是生命票 , 人人都小心翼翼地保存 。 没粮票寸步难行 , 到哪儿吃饭都要交粮票成为全国通行的规矩 。 无论亲戚朋友之间多亲密 , 在粮票面前也公事公办 , 吃多少给多少 。 唉呀 , 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小小粮票的价值 , 丢一斤粮票可比丢10块钱还糟糕!真的 , 在大街上你若乞讨钱 , 许能要到一毛两毛;你若乞讨粮票 , 却不会有人给你一两!记得听同学们说过:某某邻居因为丢了一个月粮票而自杀 。
领粮票时 , 人们得一斤一两地数 , 两两计较 , 比到银行取钱还在意 , 不敢马虎 。 当时豆芽、豆浆、豆腐脑都极少见 , 即使有 , 也要粮票 , 没人舍得买 。
- 冬奥会|北京冬奥|我的冬奥会好看吗?(随笔 宋艳丽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冯德英|著名作家冯德英病逝!代表作《苦菜花》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 谍影风云!盘点十位大神作家代表小说,每本都堪称巅峰之作,你追过几本?
- 北京|北京冬奥|冬奥来了!(现代诗歌 胡杨人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中国文学@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14幅书法真迹鉴赏,网友:不愧是民国才子
- 修梅!知名女作家自称李自成后裔,拿出文物为证,学者千真万确的事实!
- 熊磊&作家董江波指出错换人生事件八大影响!杜新枝的话不明不白?
- 作家@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 董强|外国作家眼中的唐诗
- 文化|作家艾伟“爱人”系列小说首版20周年重新修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