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出身名门却仕途坎坷,一生存诗仅有6首,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 四 )


轮到那个最漂亮的姑娘出场了,她开口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畅当忘形尔汝。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适一绝句。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复唱二绝,皆之涣词。三子大笑。(《唐才子传》)
上述之事,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的《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5/传世名作

坎坷!出身名门却仕途坎坷,一生存诗仅有6首,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
文章插图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 历来为后世称颂。 也正因此, 《凉州词》其诞生在1200多年之后,才得以入选小学课本。
作为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王之焕,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是,如今流传下来的,仅存6首诗,除了上面的那首《凉州词》外,还有一首就是人人都能过目成诵,也入选择过小学课本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大概为王之涣任职衡水主薄时所作,较《凉州词》为早。此诗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意,将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此二句也成为人们常常引用的励志名言。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登鹳雀楼》,在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编著的《唐诗排行榜》中排名高居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首诗还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因而,王之涣的这两首诗能入选现代小学课本,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坎坷!出身名门却仕途坎坷,一生存诗仅有6首,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
文章插图

除了《凉州词》与《登鹳雀楼》外,王之涣存世的另外4首诗,也是首首经典,现附录如下:
《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的《凉州词》一共两首,第二首虽然没有第一首出名,但也不失为唐诗中的上乘之作。这首《凉州词》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曾任文安县尉,属蓟州辖境。此诗当为诗人任守期间与友人于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的赠别之作。抓住时令(重阳节)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推出离别之苦。


坎坷!出身名门却仕途坎坷,一生存诗仅有6首,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