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君|大秦赋:东周君投降为何光着身子、口中含璧?还原古礼还差几分?

导言:当吕不韦成功灭掉东周之国时 , 东周君出城投降 , 采用了袒露上身、手捧短剑、口含玉璧的做法 , 这样的投降礼真的符合文献中记载的古礼吗?
东周君|大秦赋:东周君投降为何光着身子、口中含璧?还原古礼还差几分?
本文图片

(一)五礼之凶礼
周朝以“礼乐”治理天下 , 而周礼之“五礼”则分别被用于不同的场合 , 其中:
“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 。 ”
所以这么看的话 , 战败、君死、国亡作为社稷忧患之事 , 显然属于凶礼的范畴 。 那么 , 在《大秦赋》中 , 东周君作为亡国之君 , 出城向吕不韦做投降礼 , 自然也属于此列 。
从剧中表现的“投降礼”细节来看 , 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 , 东周君袒露上身
其二 , 东周君口含玉璧
其三 , 东周君手捧短剑
东周君|大秦赋:东周君投降为何光着身子、口中含璧?还原古礼还差几分?
本文图片

那么 , 东周君的这三种投降礼的做法 , 都有文献记载可与之对应吗?谁又是这些投降礼的原型?目前来看 , 从《左传》中对于春秋战国之际描述的投降礼仪来看 , 至少会有两个层次、五个方面的内容 , 即:
国君“面缚”、国君“衔璧”、国君“肉袒牵羊”;
大夫“衰绖”;
士“舆榇”;
前三者 , 都是一国之君的君主需要做的 , 而后两个 , 则是士大夫们需要做的 。 从内容上看 , 实施投降礼仪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牵羊” , 表示自己将“受死”;而臣子们则是“衰绖”、“舆榇” , 将为国君举行丧葬之礼 。
所以从这一角度说 , 投降礼仪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假葬礼” 。 他们共同祭奠的 , 是一个王朝即将被终结的命运 。
(二)国君投降礼
1、国君肉袒
首先说国君“肉袒” , 《大秦赋》中的东周君光着膀子出城见吕不韦 , 可不是为了耍流氓 , 正是遵循了“肉袒”这一古礼 。
说起肉袒 ,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袒而露肉也 。 ”和现代人一到夏天热得不行就大打光膀子不同 , 古人对于肉体的遮蔽可谓慎之又慎 。 衣服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文明的开端 , 是人有别于禽兽最重要的特征
《礼记·内则》:“不有敬事 , 不敢袒裼” 。
《礼记·曲礼》:“冠毋免 , 劳毋袒 , 暑毋褰裳” 。
因此 , 古人只有在敬事场合 , 方可袒露 , 若非敬事 , 即便是劳动干活出汗了 , 也不能随意脱掉衣服 , 袒露身体 。 那么 , 这敬事的标准到底是指什么 , 古人在什么场合才会当众袒露?
一般来说 , 古代的肉袒 , 分为“左袒”和“右袒”即脱去左衣袖、脱去右衣袖这两种 , 也就是说顶多露露手臂 , 其实并没有如剧中这般袒露上半身的做法 。
【东周君|大秦赋:东周君投降为何光着身子、口中含璧?还原古礼还差几分?】东周君|大秦赋:东周君投降为何光着身子、口中含璧?还原古礼还差几分?
本文图片

而“左袒”和“右袒”的区别 , 因先秦尊左 , 所以按照《礼记正义》中的记载:“凡以礼事者左袒 , 若请罪待刑则右袒 。 ”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事例 。
关于“左袒”用于表达行礼者内心敬意的 , 有用于丧礼的 。 比如 , 在《礼记·檀弓》中:“延陵子适齐 , 于其反也 , 其长子死 , 葬于赢、博之间……既封 , 左袒 , 右还其封” 。
东周君|大秦赋:东周君投降为何光着身子、口中含璧?还原古礼还差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