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字里面大概85%是形声字 。 我们的形声字不是只有声音的符号而已 , 那个声音的符号本身也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 这就有很多的思考空间和文字的想象 。
文章图片
“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答谢晚宴”留影 , 杨渡即席发言(后排右一) , 前排许嘉璐(右二)就坐
“书法艺术是汉字最独特、最微妙之处”
澎湃新闻:《成语解字》落脚点在“解字” , 这不能不令读者想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 你是否从《说文解字》 , 比如段玉裁的注释版中有所启发?,
杨渡:当然也受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影响 。 你会看到一个字 , 从甲骨文到后来的楷书大概的演进过程 , 这也是一个“解字”的过程 , 把字拆解开来 , 看它如何在历史过程当中流变 。 用成语来“解”这个字的话 , 会使这个字在文化上的意涵也更丰富 , 比如“一苇渡江” , 就和佛教达摩祖师东渡的故事有关 。 可以这么说 , 一个单独的字因成语而有了丰富的表情 , 成语则因历史典故而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 而这些文化意涵整体合起来 , 就会形成整个中华文化的特质 。
澎湃新闻:《成语解字》这本书的体例 , 我注意到你是分为“数字篇”、“五行篇”“地理篇”等篇目 , 谈谈分类的缘由?
杨渡:我发现老外学中文好像都很困难 , 但从古到今汉字的发展很有意思 。 你看到木头的木字边就是跟树有关的 。 我们学金木水火土 , 就会知道这些偏旁代表了这个字本身的一个属性 , 这对于老外学中文来说其实是很方便的 。 比如说跟水分有关的会有“三点水” , 跟石头的有关的会加“石字边” , 我们的部首本身的背后是对于自然的观察 , 对于万事万物的归类 , 这其实是有思考和哲学的 。 我们希望能够在编辞典的时候 , 把文字的演变过程 , 结合象形文字的演变给展示出来——他们如果能够把象形文字学好了之后 , 从象形再演变到会意和形声 ,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因此我们就找了几个老师商量 , 要从汉字的源流里面找一些可以理出脉络的象形文字 , 一个字也可以衍生出来一些成语 , 一些故事 , 会从里面看出历史的演进 , 仅从《三国演义》里面就找出了大概二三十个成语 。 特别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 , 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成语出现 。
澎湃新闻:在《成语解字》的序言里 , 你写到“汉字是具有艺术性的文字 , 这点独一无二 。 ”能否展开讲讲?
杨渡:汉字在象形文字之外 , 还有一个就是极其有艺术性 。 你在西方的文字写里面 , 不会发现文字的书写本身和书写人当时的性格 , 悲喜、忧欢有关 。 书写者可以用自成风格的文字书写所思所想之外 , 更可通过各种文字书写工具(毛笔、头发等)呈现狂放、凝敛、忧伤、郁闷等意绪 , 以及不同的人格风骨、内心情怀、艺术修为 。 而后人更可经由一个艺术家的书迹去感知他书写时的心境与情感脉动 。 这种绵延千年的书法艺术 , 的确是汉字最独特、最微妙之处 。
文章图片
“第三届汉字艺术节”留影 , 前排最右边立者为杨渡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大概是和《中华语文大辞典》的编纂同期启动的 , 还有海峡两岸合作举办了“汉字艺术节” , 这里能否稍作回顾?
杨渡:没错 , 艺术节里面除了邀请当代书法家来写之外 , 我们也办了近代名人的书法墨迹展览 。 很多的近代名人 , 包括革命家黄兴 , 陈少白 , 孙中山 , 也有文人徐志摩 , 胡适 , 蔡元培 。 看这些人的书法 , 你就会从中看到不同的性格 , 比如黄兴的字 , 他本人既是革命家也是书法家 , 他的字“骨骼”是颜体 , 端庄的 , 能看出他坚毅的性格 。 再比如胡适的字优雅柔弱 , 就像他的性格一样 , 带着很温和的气质 , 但又有一种像瘦金体一样的坚定 。 其实每个人的字 , 都能够从中看到他的性格 。
- 现代汉语!“文盲”终于赢了教科书上的3句古诗,以后再这样读可就错了
- 林少华|林少华:用汉语重塑村上春树
- 道理|说“亏”
- |埃及石碑发现奇怪字体,困扰西方学者20年,最终却被汉语学家破译
- 外国人@中国人看外国的“汉语教材”,日本教材太搞笑,看到韩国蒙圈了
- 箴言!人生低谷,反复诵读古人的这三句良言,重拾自信,否极泰来!
- 词语&985岁的苏轼祝你考上985?张志烈:年轻人的调侃,由它去吧
- 努尔哈赤$大清建国二百多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汉语为主还是满语为主!
- 少数民族@什么是胡言乱语,一派胡言。说说胡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
- 千万绪$用古诗词说“我想你”,体验汉语的柔情似水,百转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