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宋代一个尼姑春日里的一首诗,留下千古名句“春在枝头已十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诗词出自宋代大文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从字面上,诗人焦急地在千万人中寻找爱慕的女子,却左顾右盼不见其踪影;在诗人感到失望时,突然眼前一亮,在一角残灯旁恻分明看见了她。

深层含义是可能自己一直在大千世界中苦苦追寻的人或物,实际上已经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一直未曾留意。今天要分享的这首诗,出自一位修行问道的尼姑,与辛弃疾的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名叫《悟道诗》:
梅花@宋代一个尼姑春日里的一首诗,留下千古名句“春在枝头已十分”
文章插图

《悟道诗》作者:宋代尼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悟道诗,顾名思义就是领悟佛理、领悟道经、领悟真理等。要说悟道诗,最有名的自然要数唐代高僧、东山法门开创者、禅宗五祖弘忍在决定将衣钵传给谁时,六祖慧能与北宗禅创始人神秀两人的悟道诗。
神秀跟随弘忍学佛多年,主张渐悟:“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则是主张顿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人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悟道诗,于是两人推上了不同的道路。
这首《悟道诗》,是一首非常小众的悟道诗,这首诗之所以小众,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名字不可考,而且出处也不是我们常听说的《全唐诗》《全宋词》《宋诗选》等书,而是出自宋代罗大经创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鹤林玉露》,《鹤林玉露》虽然说是轶事小说,实际上有超过一半的内容是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已经皈依佛门的尼姑趁着春季到来离开寺院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却一无所获,当归途中遇到一棵梅花树时,突然意识到春天原来就在自己身边,有种“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之感,尼姑一下就顿悟了,于是写下一首《悟道诗》。
梅花@宋代一个尼姑春日里的一首诗,留下千古名句“春在枝头已十分”
文章插图

尼姑的这首悟道诗不像神秀、慧能那般单纯说理,其中带着一些少女的调皮与生动,不管从悟道还是寻春来看,都是一篇佳作。诗歌的大意是:费尽了时光寻找盎然的春意,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芒鞋已踏遍了笼罩在山头的白云。重返家园,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转。偶然一嗅,哎!禁不住暗笑自己——就在这眼前的枝头上,春意正热闹十分。世人通过参访禅门宗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消解了心灵的冲突,回到了精神的故乡。等他们一旦归乡,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苦苦寻觅的,其实本身早已具备。归乡后的生活,山只是山,水只是水。整日穿着芒鞋在陇头上到处寻觅,劳心费力,然而却找不到理想中的春色;无可奈何地回来,随手拿起一枝梅花,含笑闻着花香,就在这个时候,发现眼前早已是春意盎然。
这首禅诗,没有直接下禅语、说禅理,而是不落言筌,绕路说禅,以鲜明的形象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道不远人,自性即佛,与其苦苦外觅,不如反求内心,也许就在刹那间大彻大悟。短短4句28字,通过外内、渐顿的强烈对比,道出了悟道的全过程,真切生动,使所有求道者读起来都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能不为之颔首印可。第一二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的“尽日”是寻觅的时间之长,“踏遍”是寻觅的空间之广。如果把这个“春”理解为所要追求的“道”,那么这种追求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往。对于“道”的追求,在常人看来也就是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中间的执著与无悔让人联想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殉道精神。道既属于不可触摸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在现实世界的一切色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