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守八宝豆腐
用嫩片切粉碎 , 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 , 同入浓鸡汁中 , 炒滚起锅 。 用腐脑亦可 。 用瓢不用箸 。 孟亭太守云:“此圣祖赐徐健庵尚书方也 。 尚书取方时 , 御膳房费一千两 。 ”太守之祖楼村先生为尚书门生 , 故得之 。
由此可见 , 这道御膳豆腐的做法与茄鲞如出一撤 , 所以周先生说“康熙那豆腐怎么做法 , 内务府的曹家人氏肯定是明白的” , 曹雪芹写茄鲞 , 很可能是受到了御膳豆腐的启发 。
从制作方法上 , 茄鲞体现出中国烹饪的独特性 。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曾总结出中国烹饪有别于欧洲菜式的两个重要原则 , 其中第二个原则 , 便是滋味的调和 。 中国的全部烹调艺术即依仗调和的手法 。 虽中国人也认为有许多东西 , 像鱼 , 应该在它本身的原汤里烹煮 , 大体上他们把各种滋味混合 , 远甚于西式烹调 。 例如白菜必须与鸡或肉类共烹才有好的滋味 , 那时鸡肉的滋味渗入白菜 , 白菜的滋味渗入鸡肉 , 从此调和原则引申 , 可以制造出无限的精美混合法 。
从审美方面看 , 《红楼梦》中的菜肴 , 有其独特的气度和风范 , 展现出贵族特有的审美 。 周汝昌在《红楼饮食馔谈》说道:“真会将讲菜的 , 只是在普通的常品显示心思智慧、手段技巧 。 ”又指出《红楼梦》的“烹饪美学”“别致、考究 , 并且不俗 , 没有‘肠肥脑满’气味 。 ”
本文图片
三、为何写“茄鲞”?
其一 , 备写诸景 , 得配大观 。 元妃省亲一回 , 题名大观园时写道:“天上人间诸景备 , 芳园应赐大观名 。 ”大观园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 , 若认为大观园是一片只有清风雅月的“天堂” , 那便是管窥蠡测 。 宝玉、黛玉等公子小姐们要生活 , 自然就离不开食色 , 只不过这样外人所以为罕见的荣华富贵 , 在他们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 , 食色一类俗事于“目无下尘”的他们也是不足挂齿 。 因此这样的人间烟火 , 非要借刘姥姥之眼观之 , 方为妥当 。 曹雪芹费煞苦心 , 邀刘姥姥入园一游 , 其目的之一便是铺展贵族生活的百态 , 以应“大观”之名 。
本文图片
其二 , 备写荣华 , 以兆衰败 。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 , 目中所见 , 可谓荣华之至 , 喜乐之至 , 此为元春封妃之后 , 贾家如“烈火烹油 , 鲜花着锦”的初春光景 。 然而“三春过后诸芳尽 , 各自须寻各自门” , 一朝势败 , 必为另一番光景 。 从第十九回脂批言“以此一句 , 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齑 , 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 , 可为后生过分之戒 。 ”意思是说 , 在《红楼梦》失落的后四十回中 , 贾宝玉一度出走 , 因贫贱之故 , 只能在寒冷的冬天食酸齑充饥 。 这里的“酸齑”与茄鲞一样 , 都是一种腌制的陈菜 。 所不同的是 , 茄鲞至尊贵 , 需要用十几只鸡来配 。 而酸齑至贱 , 正如韩愈在《送穷文》里说“太学四年 , 朝齑暮盐” , 酸齑代表贫穷清苦的生活 。 这种盛衰的强烈对比 , 正应小说中《嘲顽石幻相》所言“好知运败金无彩 , 堪叹时乖玉不光” , 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
本文图片
其三 , 真假互渗 , 亦假亦真 。 不少学者指出 , 茄鲞一菜纯属虚构 , 如俞平伯先生 , “它说的菜事实上既没法做” , “更别提好吃了” 。 周汝昌先生也认为 , 凤姐之言不可太当真 。 小说本就是虚构的艺术 , 就如“冷香丸” , 也并不是真的药方 , 不过是作者服务于艺术的需要而创造的意象 。 我们把握住小说的虚构性质 , 才能不至于执迷 , 以此领悟曹公“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审美追求 。
- 神明#刚出生就被晒死,还被誉为神明,《山海经》记载着这样一具女尸
- 陈赫|宋佳、陈赫职场剧《盛装》2.6登陆东方卫视,能否挽回东方收视呢?
- 积雪#明 宋旭《入峨积雪图》鉴赏
- 赭墨$《?小猪扇面》工笔绘制示范
- 折扇$《三生三世步生莲》帝君放下苍生,连宋铁扇问情,成玉鱼跃龙门
- 宇宙;科学;纪录片|《宇宙》:太空美学与究天人之际
- 林黛玉$红楼梦巧姐一个小孩为什么也能位列12钗原因其实很简单!
- 李世民$他是西游记中的凡人,十殿阎王也要给他鞠躬,前世身份更高于如来!
- 华夏地貌$研究《山海经》三十余年,他们重现了4000年前的华夏地貌
- 山海经#《山海经》中又帅又能打,又善良,人缘也不错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