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龙云&民国时期,真实存在的3位武林高手,黄飞鸿霍元甲都只能甘拜下风

苏轼在《送子由使契丹》中有诗云:“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武林”一词当时指的还是杭州。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因“文林”一词受到启发,自创“武林”一词,自此武林多用于指代江湖之中习武的各个门派。事实上,武术门派多为后人划分,前人习武时很少有门派之见。
在诸多武侠小说中有过对于武林的描写后,这个危险却又充满侠义之气的地方让无数人心向往之。然而真正的古代不仅没有“武林”或“江湖”,更没有“武林盟主”一职。不过中华武术的确博大精深,并且延伸出许多不同种修炼方式和门派。如今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更因“李小龙”、“叶问”等文化标签的输出,让外国人产生过“中国人人会武术”的错觉。


蔡龙云&民国时期,真实存在的3位武林高手,黄飞鸿霍元甲都只能甘拜下风
文章插图

中华武术其实是与中国传统社会哲学、中医学、美学等充分结合的一种修养身心的方式。它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讲究精神专一,要求内外、形神是统一的整体,例如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可以认为是一种锻炼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武术。在武侠小说里,经常描写各路门派争夺武林盟主之位,实际上中国功夫并不为战争,更追求和平。也没有“武无第二”的说法,各路武术没有强弱之分,都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唐代时发展出了武举制度,对武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宋元时期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发展,明清时期我国古典武术达到高峰,形成“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几种主要拳法体系。近代则成为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偶尔有“大师”与职业运动员等比拼,往往不过几个回合就败退,其实这些所谓的大师并没有领悟到中华武术的精髓,即体会武者精神,与天地合而为一。


蔡龙云&民国时期,真实存在的3位武林高手,黄飞鸿霍元甲都只能甘拜下风
文章插图

虽说历史上尚未出现过一统“武林”的人物,但在近代也有一些武学大师颇受尊重,如李小龙、霍元甲、黄飞鸿等人,可以视为习武者精神上的“武林盟主”。这些人之所以闻名,除了自身习武达到一定成就外,也有被文学作品,特别是电影作为主人公,从而得到了宣传的缘故。
其实在中国近代还有一些低调的武学大师,他们在习武之上的成就与这些人相比,也丝毫不差。甚至可以说若列出前三甲的话,无论是霍元甲还是黄飞鸿都无法被列入其中。近代武术史上有位名家名为蔡龙云,他1928年出生于山东济宁,获得中国武术九段。父亲是著名镖师,打遍山东无敌手,被称为“拳魔”。蔡龙云身为家中独子,早早便承担起继承父亲衣钵的责任,甚至从未在冬天穿过棉袄。


蔡龙云&民国时期,真实存在的3位武林高手,黄飞鸿霍元甲都只能甘拜下风
文章插图

15岁时,蔡龙云击败了著名拳手马索洛夫从而轰动上海,在武术界有了“神拳大龙”的称号。此后他多次击倒外国拳手,为国家争得荣誉。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蔡龙云进入国家武术队并担任队长,后承担武术整理研究工作,并为中国培养出一大批著名教授和高级教练,以及诸多优秀武术运动员。
虽然小说中,侠客们飞檐走壁是夸张手法,但确实有人在习武之后身体会比常人轻盈得多,这个门派叫做自然门。其第三代掌门万籁声以敏捷闻名,出手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以快、准、狠闻名,更是精通八卦、太极以及多种兵器。


蔡龙云&民国时期,真实存在的3位武林高手,黄飞鸿霍元甲都只能甘拜下风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