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
“今古遍同此夜 , 贤愚共添一岁 , 贵贱仍偕 。 ”这几句有类似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 简单的文字 , 概括了古人对于除夕夜的珍重 。
同时 , 作者也表达了人生的感慨 , 认为世上虽然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 但是时间却是公平的 。 每一个人 , 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 , 不管是聪明还是愚笨 , 在除夕过后都大了一岁 。
当然 , 这是新年的诗词 , 自然要表达美好的祝福 。 所以 , 人们互相祝愿对方长命百岁 , 能够活得长长久久 。
而且和现代人一样 , 古人在除夕夜也要说吉祥话 , 期待新年的新气象 。
石崇是古代的大富翁 , “石崇富贵” , 就是祝愿新年暴富 , 财源滚滚 。
潘岳 , 就是民间说的潘安 , 那是一个大帅哥 。 “潘岳仪容” , 就是祝愿自己长得高 , 长得帅 , 漂漂亮亮 。
本文图片
子建 , 就是著名诗人曹植曹子建 。 “子建才” , 祝愿自己和曹植一样 , 成为天才儿童 , 留下不朽的名声 。
本文图片
“仗东风尽力 , 一齐吹送 , 入此门来 。 ”这三句非常容易理解 , 大家希望能够有钱、有才、有颜 , 健康长寿 , 好运连连 , 我恭喜你发财 , 我恭喜你精彩 , 最好的请过来 , 不好的请走开……
这首词主要体现了宋代人对春节的美好祝愿 , 体现了春节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 寓意吉祥 , 文字喜庆 , 相当不错 。
第3首 , 《蝶恋花·除夕》:锣鼓儿童声聒耳 , 傍早关门 , 挂起新帘子 。 爆仗满街惊耗鬼 , 松柴烧在乌盆里 。
写就神荼并郁垒 , 细马送神 , 多著同兴纸 。 分岁酒阑扶醉起 , 阖门一夜齐欢喜 。
这首词的作者是古代文人沈宣 。 这首词写出了小孩子对春节的喜爱 。
现在的小孩子 , 对春节似乎没有那么热衷了 。 毕竟 , 生活水平好了 , 零花钱多了 , 不用等到春节就可以吃大鱼大肉 , 可以买很多玩具 。
本文图片
可是对老一辈来说 , 小时候的春节真的太让人怀念了 。 以前 , 春节是一个让人充满向往的日子 , 能够吃上肉 , 能够有休息的时间 , 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本文图片
对比之下 , 宋代小孩子春节时候的欢乐 , 更接近老一辈的记忆 。 过年敲锣打鼓 , 小孩子跑啊叫啊 , 十分热闹 。
大人们贴窗花贴门神 , 到处放鞭炮 , 然后一家人喝酒 , 欢欢喜喜过大年 。 最后全家老小一起守岁 , 期待来年更加精彩 。
“阖门一夜齐欢喜” , 真是写出了古代人过年的欢喜与幸福 , 年味十足 , 让现代人无比向往 。
【春节|4首流传千年的春节诗词,年味十足,让人悠然向往】第4首 , 《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 , 家家爆谷卜年华 。 就锅排下黄金粟 , 转手翻成白玉花 。 红粉美人占喜事 , 白头老叟问生涯 。 晓来妆饰诸儿子 , 数片梅花插鬓斜 。 ”
现在很多地方 , 过年还有爆米花、做米泡糖的习俗 。 而在古代的苏州地区 , 过年时候也有“爆米花”的习俗 。
- 名相&宋朝名相范仲淹写“相思”名篇,被李清照模仿三句,流传千古
- 民间$宋代民间史书留下宝贵记载,能够流传要感谢技术进步,是什么技术?
- 李天宇|外教李天宇蚌埠过春节
- 传承#省级非遗“四川车灯”传承人刘国书:“灯”承载着年味|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
- 行骗@古代江湖10大骗术,流传了几百年,如今还有人上当受骗!
- 立春|(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立春】立春·吃着春卷过春节
- 美术学院#这些年夜饭有点特别
- 京剧@七旬老人可以有多“潮”?“汉服奶奶”春节上新:岁月从不败美人
- 苗欣@非遗里的春节|定州缂丝:织中之圣 一寸缂丝一寸金
- |读印:蒋仁“吉祥止止”,最适合春节临摹的“浙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