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传统佳节 , 写春节的诗词也是层出不穷 , 在悠悠时光里给人们带来无限感触 。
我是真游泳的猫 , 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 。
关注我 , 一起来欣赏4首流传千年的春节诗词 , 年味十足 , 让人悠然向往 。
喜欢文章的朋友 , 记得点赞和分享哦 。
第1首 , 《一枝春·除夕》:竹爆惊春 , 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 。 流苏帐暖 , 翠鼎缓腾香雾 。 停杯未举 。 奈刚要、送年新句 。 应自赏、歌清字圆 , 未夸上林莺语 。
从他岁穷日暮 。 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 。 屠苏办了 , 迤逦柳折梅妒 。 宫壶未晓 , 早骄马绣车盈路 。 还又把、月夕花朝 , 自今细数 。
这首词在宋代颇为流行 , 展示了宋代人过春节的热闹情景 。 词作者是宋代文人杨缵 。
古代的春节往往与爆竹绑定在一起 , 好像没有爆竹就不算过年一样 。
“竹爆惊春 , 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家家户户的爆竹声 , 带来了热闹喜庆的吉祥年 , 让老百姓们欢呼雀跃 。
本文图片
“流苏帐暖 , 翠鼎缓腾香雾 。 ”这是写富贵人家守岁的情景 , 通过华丽的文字体现作者心境的满足 , 体现作者对新一年的美好畅想 。
本文图片
“应自赏”三句 , 主要体现作者的风流自赏 , 显示作者对这首除夕诗词的用心与在意 。
“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 , 刘郎指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
刘禹锡性格豪放 , 有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名句 。 这里作者用刘郎比喻自己 , 说自己像刘禹锡一样 , 性格豪放 , 虽然心里有些忧愁 , 但是并没有在意所谓的“岁穷日暮” 。
“屠苏办了” , 古人在正月初一有饮屠苏酒的习俗 , 显示了宋代人过春节喝屠苏酒的传统民俗 。
本文图片
“宫壶未晓 , 早骄马绣车盈路 。 ”天还没亮呢 , 路上车马就络绎不绝了 , 显示出春节时期的热闹景象 , 也表现了老百姓对于春节的喜爱 。
最后三句 , “还又把、月夕花朝 , 自今细数” , 主要体现作者的文人雅致 。
很多人在除夕夜守岁 , 感觉十分无聊 , 而作者则是珍惜时光 , 把夜晚明月和拂晓的花树一一记在心头 , 呼应了“守岁”的主题 。
这首词为后人展示了宋代人过年的许多习俗 , 体现了古人过年的热闹景象 , 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 与古人一起过春节 。
第2首 , 《送入我门来·除夕》:荼垒安扉 , 灵馗挂户 , 神傩烈竹轰雷 。 动念流光 , 四序式周回 。 须知今岁今宵尽 , 似顿觉明年明日催 。 向今夕 , 是处迎春送腊 , 罗绮筵开 。
今古遍同此夜 , 贤愚共添一岁 , 贵贱仍偕 。 互祝遐龄 , 山海固难摧 。 石崇富贵篯铿寿 , 更潘岳仪容子建才 。 仗东风尽力 , 一齐吹送 , 入此门来 。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文人胡浩然 。 这首词写得非常妙 , 寓意也非常好 , 值得收藏下来细细品 。
先来看上片 , 前三句主要写的是除夕夜老百姓们祭神和放鞭炮的习俗 , “烈竹轰雷”正是爆竹声声的最好比喻 。
“须知今岁今宵尽 , 似顿觉明年明日催 。 ”由于除夕夜是上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 , 到了12点就是新年的正月初一 。 所以作者十分珍惜除夕夜 , 珍惜一年的最后时光 , 也感受到新年的着急到来 。
“迎春送腊 , 罗绮筵开” , 可见宋代人和现代人一样 , 除夕晚上都要“吃大餐” , 吃饱喝足 , 穿上新衣服 , 迎接新年的到来 。
- 名相&宋朝名相范仲淹写“相思”名篇,被李清照模仿三句,流传千古
- 民间$宋代民间史书留下宝贵记载,能够流传要感谢技术进步,是什么技术?
- 李天宇|外教李天宇蚌埠过春节
- 传承#省级非遗“四川车灯”传承人刘国书:“灯”承载着年味|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
- 行骗@古代江湖10大骗术,流传了几百年,如今还有人上当受骗!
- 立春|(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立春】立春·吃着春卷过春节
- 美术学院#这些年夜饭有点特别
- 京剧@七旬老人可以有多“潮”?“汉服奶奶”春节上新:岁月从不败美人
- 苗欣@非遗里的春节|定州缂丝:织中之圣 一寸缂丝一寸金
- |读印:蒋仁“吉祥止止”,最适合春节临摹的“浙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