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女子&戚夫人:一个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却上演了各种“低情商”的操作( 二 )
文章插图
可戚夫人偏不。
《资治通鉴》记载道:戚姬的宫殿原名叫做“养德宫”,此件事后,戚姬就将其改为“鱼藻宫”。“鱼藻”一词出自自诗经《小雅·鱼藻》,代表着“鱼戏藻之乐”,形容了周朝帝王与王后情感和睦声色鼓乐的美好场景。
可戚夫人并非皇后,哪里有资格用这个比喻?这更加加重了吕雉的厌恶之心。
不过刘邦还有其他的方法。
首先,刘邦让刘如意远离长安,去赵国做一个逍遥王爷。并且安排周昌为赵国相国,暗地里保护刘如意。
因为在刘邦眼中,周昌为人正直,必然会公事公办,不会因为之前反对刘邦改立太子之事而对刘如意产生偏见。另外,周昌在朝中声望很高,连吕后都对他非常敬重,有周昌的帮助,吕雉不敢胡作非为。
文章插图
刘邦知道刘盈心肠软,于是就在《手敕太子文》中叮嘱他要照顾好他们母女二人,当然,这段话自然也是给吕后看的。
听到有人传言“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时,刘邦就立刻派人将樊哙诛杀,一点不顾昔年樊哙为其赴汤蹈火的恩情。刘邦此举,目的就是为了剪除吕雉的力量(樊哙是吕雉的妹夫),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震慑,让谁都不敢再有伤害戚夫人母女二人的念头。
刘邦能为戚夫人做的只有这四件事了,随后便逝去了。
刘邦的这些挽救措施确实让吕雉不敢太过分,后来吕雉只是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让其做苦役。至于她的儿子刘如意,在赵国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吕雉心狠手辣,死在她手中的功臣有很多,甚至是很多人都是刘邦不忍心杀,最终被吕雉害死的。因此《史记》云:“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如此行事作风的吕后,对于这个差点威胁自己儿子地位的戚夫人,依旧能够留其生路,并且对刘如意并未下手,可见吕雉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文章插图
然而,戚夫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依旧作出了一个极端低情商的行动。她在永巷感慨自己的遭遇,然后编唱了一首诗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从艺术角度上看,戚夫人的才艺确实非常高的,这首《戚夫人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后四句,是最早的五言诗。让人听罢之后就能想到一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遭到侮辱迫害的场景。与吕后恶毒的形象产生了强烈对比。
戚夫人的这首诗,似乎就是在说:我是一个遭毒妇迫害的弱女子,我有一个儿子为王,谁能告诉他我在这里受苦?
试想,吕后听到这首诗会如何想?
自己的名声必然遭到损害,更重要的是,这句话也给吕雉提了一个醒:我还有个儿子,能为我报仇。
那么,以吕后的狠辣程度,怎能容忍祸患?自己倒是无所谓,可儿子性格软弱,说不定到时候就被他们算计了!那么既然如此,何不斩草除根呢?
文章插图
于是,吕雉就召集赵王刘如意来到长安,欲将其杀害。其中尽管有周昌以及刘盈的阻挠,也挡不住吕雉的杀心,最终刘如意被毒死,戚夫人也被做成人彘,下场极惨。
风华绝代的戚夫人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令人感叹。倘若戚夫人懂得收敛,或许也不会被做成人彘,她的儿子也很有可能依旧是一个逍遥王爷。结果却因为她的低情商,不仅害惨了自己,还连累的儿子。
- 朱元璋&张三丰到底是谁?为何他敢多次拒绝明朝皇帝的召见?
- 苏轼&杜牧晚年写的这首诗道尽人生凄苦,苏轼修改后,尽显豁达本色
- 拉动&来论丨从冰墩墩之火看如何挖掘消费潜力
- 跪拜&6个版本“观音菩萨”,前五位都只是在模仿,唯独她被路人跪拜!
- 毁灭&他是历史的罪人,间接导致宋朝江山毁灭,现在却被美化成大英雄
- 取经&难怪龙族不遗余力地帮如来,你看看如来之前干了啥?
- 林殊&林徽因并不漂亮,为何能迷倒徐志摩、金岳霖、林殊等民国才子!
- 女子@“男子菜籽命,女子桃花心”,这句俗语能够说明什么?
- 字体&11家协会、学会联合倡议抵制“丑书”
- 观世音菩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抓后刀枪不入,但有一人能杀死他,却下不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