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与平静慈爱温情脉脉善始善终的母子关系相比 , 父子关系则更显辽阔、复杂与深邃 。 在中外文学史中 , 父亲或者父子关系是一个比较核心的文学母题 。 近日 , 著名作家叶兆言的最新作品《通往父亲之路》由译林出版社推出 。 这是他以六十余载生命体验所进行的一场父子关系探讨的文学漫旅 , 也是其以小说笔法 , 首度直面、致敬、反思父辈的人生之书 。
本文图片
【通往父亲之路|以六十载生命体验书写“中国式父子” 叶兆言新作《通往父亲之路》 出版】用文学追索中国式父子
在《通往父亲之路》中 , 主人公张左出生不久 , 父母即因情感不和分开 。 母亲再嫁父亲另娶 , 张左自幼由外公魏仁与外婆抚养 , 一手漂亮的书法与随遇而安的性情亦来自外公的熏陶培育 。
张左父亲张希夷是外公魏仁的得意弟子 , 师从魏仁学习甲骨文 , 二人虽无血亲但志趣相投 , 堪称精神上的父子 。 反观张希夷与张左 , 因未生活在一起 , 情感疏离 , 干校三天的单独相处是两人一生中难得的亲近时光 。
魏仁、张希夷、张左三代人 , 是父子或师徒 , 有恩亲 , 也有离合与疏近 。 时光流转 , 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 , 成为国学大师、学界巨擘 , 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 。 但“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 , 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 , 有时候走得越近 , 感觉越远” 。 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 , 究竟遭遇到了什么?《通往父亲之路》所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 , 原因在于他开始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了 。 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认为 , 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 , 却和祖父交上朋友 。 在叶兆言看来 , 每个人都想走近自己的父亲 , 但走近父亲的结果无非两种 , 一种是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 叶兆言坦诚这部作品是“想写一些中国式的父子” , 主人公张左想要走近自己的父亲 , 但是越想走近 , 走得越近 , 却越不堪 , 这种不堪也是文化的不堪 。
“鲁迅谈起章太炎先生 , 我祖父(叶圣陶)那辈人谈起鲁迅先生 , 我父亲谈起祖父那一辈 , 然后就是我 , 谈起父亲和他的朋友 。 一句话 , 我们都成了九斤太太的后人 , 历史仿佛早已写好了 , 注定了一代不如一代 , 我们这些不肖子孙 , 似乎都不可能再超越父辈 。 ”由此延伸而去 , 这场探讨父子关系的文学漫旅更掺杂了浓郁的文化反思 。
本文图片
叶兆言
文化基因使得精神血脉得以传承
《通往父亲之路》亦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个命题 , 这从本书几组特殊的人物关系可一窥究竟 。 比如 , 魏仁师从张希夷祖父张济添学习古文字学 , 张希夷则师从魏仁学习甲骨文 , 他们精神相通、志趣相投 , 更胜于一般的父子关系 。 张希夷与张左虽为父子 , 但精神疏离 , 缺少沟通与情感基础 。 此外 , 外公魏仁在抚育张左的过程中 , 承担的实际是父亲角色的教养工作 , 堪称张左“精神上的父亲” 。 从更为深远与宏阔的范畴来讲 , 通往父亲之路 , 其实不局限于肉体的血脉相连 , 更是对精神血脉的指认与传承 。
这种精神血脉的传承还可由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毛笔字”得以佐证 。 毛笔是代表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 , 也是传统知识分子家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 “外公喜欢教人写字 , 他一手好字无处发挥 , 便督促还是小学生的张左练字 , 让他每天必须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 , “张左一手漂亮的小楷 , 为自己挣了些面子 。 张希夷当面也表扬过”正是这种文化基因载体的日常延续 , 使得精神血脉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代代传承 。
- 徐老师&莫言:十二岁被父亲母亲哥哥差点打死,三十岁靠演绎此事一举成名
- 农民&油画《父亲》当年为参选,作者添了支圆珠笔,为何被认为是败笔
- 父亲&孙悟空父亲是谁?原来背景如此强大,难怪他大闹天宫只判了五百年
- 张无忌$四种奇门武器,你能认识几个第三种是“张无忌”父亲专用!
- 父亲&父亲偷看儿子的情书,看后哈哈大笑将来一定是好儿媳,我喜欢
- 争玉板八仙过海&历史上的何仙姑,父亲是大善人,医术高明救人无数,一生未嫁
- 茵陈|背影|与父亲聊天的记忆
- 张左!叶兆言出新书《通往父亲之路》,以六十余载生命体验探讨父子关系
- 烟台市|文学之路上的虔诚朝拜者——曲亮印象记
- 丝绸之路!《山海经》不周山在哪里?百年后才重归祖国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