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看随想
本书是达恩顿根据瑞士18世纪时的纳沙泰尔出版社的档案 , 研究法国大革命前夕书籍流通和阅读状况的专著 。 作者从一个出版社的客户资料入手 , 管中窥豹 , 爬梳出了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的图书市场情况 。 本文选自全书的结论部分 。 我们可以看到 , 书籍是如何不受控制地在法国流通 , 包括那些启蒙作品 , 又如何对现时产生了作用 。 书籍是有生命的 , 它源于人的需求 , 不管是书籍的从业者 , 还是教授书籍的人 , 我们永远不能忽视这一点 。 (杨赢)
————————————————
循着一位销售代表1778年巡游法国的旅程 , 我尝试说明当时的图书是怎样到达读者手中的;我还通过研究1769到1789年间书商们的通信 , 尝试说明这些图书具体是什么——也就是说 , 描述了旧制度时期最后几十年里在法国传播的图书的一般特征 。 这种书籍传播研究远不彻底 , 它忽略了被看作书籍传播方面最重要的内容: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反响 。 但我不怀疑研究这些内容的重要性——恰恰相反 , 我认为它们非常重要 。 我把本书的调研工作限制在书籍史的一个方面 , 并从不同寻常的陌生视角加以审视——在街道上 , 载着图书的货车隆隆地碾过乡村;在书店内 , 书商们把书籍的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 。 专心研究这些主题 , 就算无法回答两百多年前人们如何“消费”图书这个关键问题 , 也有可能提出有关书籍传播的一些可靠结论 。 书籍的生命经历(the lived experience of literature)——法文中的“la littérature vécue”——本质上是一个“阅读”的问题 , 而读者呢 , 很遗憾 , 他们在这个故事里并不重要 。
读者散落在材料各处 , 常常足以让我们形成一个关于阅读群体的大致概念 。 从书商信件里的参考名单 , 和像罗贝尔和戈蒂埃的破产文件这样的特殊文献来看 , 读者是由社会上中层的不同群体混合组成的 , 其中有贵族、地方法官、行政官员、军官、牧师、律师、医生、商人、乡村的富裕地主 , 或许还有城镇里比较富裕的商人店主 。 这些人读书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仍然是个谜 。 最近 , 一些重构阅读史的尝试已经获得了重要进展 , 但一直没有摆脱可用资料匮乏的困境 。 尽管档案资料中处处散落着提示性的页边注解、摘录簿、日志记录和其他文献 , 但它们不足以构成能够支持某种一般性解释的证据 。 我们只能做一些个案研究 , 其中许多做得很出色 , 但没有一项研究采用的方法可以提供一条回到过去的明晰途径 。
大革命前夕法国的书籍世界是一个移动的世界 。 就连正规的书商 , 如罗贝尔和戈蒂埃 , 偶尔也要驾着马车在路上奔波 , 来满足村镇居民对书籍的需求 。 对图书的需求一直在扩大 , 直到旧制度时期的最后十年;而这是从17世纪继承下来的行会结构所无法满足的 。 正是为了满足需求 , 众多小企业主和中间商应运而生 , 他们在官方机构的边缘经营 , 常常要突破法律限制 。 到1770年 , 书籍的流通就已经溢出了那些曾经限制它的屏障 。
那些试图操控书籍流通而常常被它卷走的图书贸易从业者 , 在18世纪法国的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 他们的故事属于最广义的书籍史 。 这些故事在19世纪早期依然存在 , 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巴尔扎克捕捉到 , 被写进了《幻灭》 。 但在巴尔扎克之前 , 要让书籍到达思想市场 , 就得上演整个一部人间喜剧 。 人物角色如何发挥作用 , 书籍世界怎样像情报通信系统那样运转 , 这是本书讨论的中心问题 。 这个故事引发了书籍需求的识别问题——这是一个经验性问题 , 可以得到解答 。 当然 , 它还提出了更宏大的问题 , 关于书籍与革命的关系 , 关涉公共舆论和集体行动 , 都能引发无休止的辩论 。 这些问题虽然很重要 , 但我在本书里没有深究 , 因为随着书籍史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问 , 我决定只讨论在这个知识领域内可以解答的具体问题 。
- 董存瑞|【爱国教育】这些应该让孩子终身铭记的英勇故事,也曾是你的童年记忆……
- 同居!俗话说“门旁若有两棵树,定有二人来同居”,二人指的是哪二人
- 宋庆龄$嫣然一笑的宋美龄和遛鸟的林徽因罕见照,英姿飒爽,风姿绰约
- 水浒传#吴用直到临死才突然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晁盖
- 汉字#中国文化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 松茂@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南山”在哪里!
- 法力&封神中有一大妖法力高深,能让元始天尊重视,下场却比我们想的好!
- 春天#描写春天比喻的句子,收藏起来给孩子写作文参考
- |《红楼梦》那些千金大小姐,出身最好的不是元春,迎春最让人意外
- 记者&精彩冬奥·记者走笔|“嗯”里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