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大妈的世界》:中老年人为何在影视剧中“消失”?( 二 )


群体|《大妈的世界》:中老年人为何在影视剧中“消失”?
文章图片

《小敏家》剧照 。
正是在市场与资本、年轻消费群体以及他们消费观念的互动和彼此激荡下所形成的流行文化模式与意识形态 , 影响着我们当下能看到什么样的影视剧 。 而诸如《小敏家》《爱情神话》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 , 除了它们本身的故事内容以及相关演员自带的流量以外 , 在其背后也存在着一股人们对日渐僵化、套路太多的“年轻向”影视剧的反感甚至厌恶 。 而《大妈的世界》之所以能获得较好的口碑 , 首先便是因其所关注的主角在当下的影视剧中几乎已经消失殆尽 , 这一话题度让许多人选择点开这部剧 , 而其短小、轻松且极具话题性和热点的内容则是留下年轻观众以及获得他们好评的主要原因 。
02
“大妈”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口语中 , “大妈”或多或少都带有些揶揄或贬义色彩 。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对特定年纪女性的普通称谓 , 在其中还隐藏着一种典型的印象 , 如大妈们的琐碎、爱念叨、爱管闲事、爱打探和八卦以及一种强烈的对自己许多观念和想法的自信与强势态度 。 《大妈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有意利用了这一文化想象和刻板印象 , 并且它们故事本身就是围绕着两个大妈展开 , 而其所涉及的许多日常生活也确实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人们对“大妈”的认知 , 并与此同时又颠覆了这些形象 。 而恰恰是这两者的冲突 , 造成了这部剧中最根本的喜剧效果 。
群体|《大妈的世界》:中老年人为何在影视剧中“消失”?
文章图片

《大妈的世界》剧照 。
在“共享小李”这一集中 , 《大妈的世界》主创们就明确地希望能够利用传统对大妈——或更准确地说是对中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进行故事创作和讽刺 。 社会新闻中隔三岔五就出现的老年人受传销诈骗的新闻 , 让由年轻人与中年人所把控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把她们想象和建构成一群“老糊涂”——晚年无所事事、枯坐萧瑟 , 最后被传销骗去一辈子的积蓄 , 追悔莫及 。
《大妈的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群与这些形象截然不同的老年人 , 她们精明且老练 , 对传销的热情看得一清二楚 , 不仅如此最终还通过完美的表演开始利用传销年轻人来给她们服务 。 我们在这群以王姐(李玲玉饰演)和老杨(穆丽燕)为首的大妈们身上看到了另一种老年群体和生活样态 , 尤其脱离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新闻中对她们昏聩、凄惨晚年生活的想象 , 而与之相反地塑造出一类阳光活泼、充满日常小精明和小烦恼但却总能被老练地处理和解决的大妈形象 。
群体|《大妈的世界》:中老年人为何在影视剧中“消失”?
文章图片

《大妈的世界》剧照 。
当主流媒体开始讨论老年人或如我们父母辈的日常生活与他们的晚年时 , 往往会出现一种矛盾的议论 。 一方面是感慨或是发现父母辈在把孩子拉扯大、离开家之后便空掉的生活一时半会儿不知该如何改变或填补 , 而另一方面许多子女又对父母们喜爱或是热衷参与的活动和爱好满是不屑 , 甚至诸多批评 。 《大妈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展现或是说想象一种新的、可能的老年生活 , 像王姐与老杨就与自己小区的其他老人组建了广场舞队 , 在特定的时间训练、与小区里打篮球的年轻人们为场地斗智斗勇 , 以及最终还积极参加比赛;而王姐和老杨也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生活 , 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只是窝在家里唉声叹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