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1922,文学奇迹之年( 二 )


1922年 , 还有许多作家都创作出了创新、大胆、令人满意的作品 , 但他们却没有乔伊斯和艾略特那么受欢迎 , 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作品的标新立异程度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 或者是因为它们把陌生感隐藏在友好的表面之下 。 同时 , 这些作家大多对《尤利西斯》或《荒原》也有自己的看法 。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是一位多产而又不稳定的小说天才 , 他后来成为了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 他对《尤利西斯》持冷淡态度 , 称其为“伟大的白猪” 。 刘易斯在1922年出版了他颇具开创性的小说《巴比特》(Babbitt) 。 它的创新不是在风格上 , 而是在主题上:主角乔治·巴比特(George Babbitt) , 这位自欺欺人、墨守成规的商人 , 在一种他无法识别、因此也无法填补的空虚中挣扎 。 “他突然意识到 , 他所熟悉的和努力追求的一切生活都是徒劳的 。 ”
它的主题是:除了赋予我们的角色和经验外 , 个人很难识别真正的自我——这一理念是完全现代的 , 而且极具争议 。 但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第一版就卖出了25万册 , 使“巴比特”成为了某种狭隘商业人物的代名词 。
巴比特对郊区隐忧的揭露 , 激发了一种强烈而缺乏代表性的情感 , 从而引发了一种关于成功中产阶级男性隐藏的痛苦的小说流派 。 它的后继者包括斯隆·威尔逊(Sloan Wilson)的《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人》(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 )(1955年) , 理查德·叶茨的《革命之路》(1961年) , 约瑟夫·海勒的厌世之作《出事了》(Something Happened)(1974年) , 甚至还有布雷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怪诞的讽刺作品《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1991年) 。
在世界的另一端的日本 , 芥川龙之介在1922年开始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文学 。 1月 , 他的小说《竹林中》被刊登在文学杂志《新潮》的新年特刊上 。 如今 , 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以它为主要素材而闻名 , 但这部小说本身仍然是一部杰作 。 芥川的创新之处在于 , 在日本摆脱了几个世纪的孤立主义后 , 将新旧融合在一起 , 而他用支离破碎的叙事方式重述了一个12世纪的民间故事 , 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和目击者报道了一名男子被谋杀的事件 , 其中一些观点和目击者相互矛盾 。 这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讲故事方式 , 它迫使读者参与到整个故事中来 。
《竹林中》挑战了真相可以被明确知晓的观点 , 并削弱了叙述者权威的概念 , 就像乔伊斯和艾略特在他们凌乱、混乱的结构中所做的那样 。 芥川的生活也充满了混乱:他的母亲在他出生那年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 一直被藏在楼上 , 直到去世;他的父亲后来又和她的妹妹生了一个孩子 。 1927年 , 芥川的姐姐的房子着火了 , 怀疑是她丈夫放的火 , 然后自杀了 。 几个月后 , 芥川自杀了 。 他的死——根据他的翻译杰伊·鲁宾(Jay Rubin)的说法——“被视为资产阶级现代主义失败的象征” 。
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看法褒贬不一 。 她发现自己立刻“被逗乐了 , 被刺激了 , 被迷住了 , 感兴趣了” , 同时又“困惑了 , 无聊了 , 烦躁了 , 幻灭了” 。 她对此也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她在日记中写道 , 这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工人的作品 , 我们知道他们有多么痛苦” 。
1922年 , 伍尔夫打破了自己的文学传统 , 创作了小说《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 , 这是她的第一部实验性作品 , 也是她从早期传统小说向她最著名的作品《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1925)和《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的转变 。 当然 , 这里的特技要比《尤利西斯》的更克制 , 但实验是毋庸置疑的 。 雅各在书中与其说是存在 , 不如说是缺席 。 与我们习惯的小说主角不同 , 我们在这部小说中看到了超过200个角色 , 以及他们与雅各的生活短暂的关联和印象 。 伍尔夫的做法为多重视角铺平了道路 , 就像艾略特的《荒原》和芥川的《竹林中》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