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面面观|150多年就有海外粉,古人眼中的“冰墩墩”

最近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又一次火出圈 , 萌翻各国网友 。 “怎样才能拥有一只冰墩墩”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 。 冰墩墩是一只披着冰糖外壳的可爱大熊猫 , 它再一次证明了国宝无与伦比的圈粉实力 。
熊猫被称为“物种活化石” , 历史极为悠久 , 早在800万年前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 此后又与人类共同渡过了漫长岁月 。 但从文史的角度去追溯大熊猫的历史 , 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大熊猫的历史比任何其他动物都扑朔迷离 , 即使是真实世界中不存在的神兽 , 例如神龙、白泽、麒麟 , 都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他们与人类“相处”的历程 , 唯有提到大熊猫时 , 学者们往往陷入沉默 。
网络上热传大熊猫曾是蚩尤与皇帝征战时的坐骑 , 也有人说熊猫最初的名字其实是猫熊 , 这些传说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以讹传讹的呢?我们今天立足于史料典籍 , 聊一聊古人怎么看大熊猫 。
|文娱面面观|150多年就有海外粉,古人眼中的“冰墩墩”
本文图片

大熊猫最早被误称“熊猫”?误传!
大熊猫是动物界的“活化石” , 早在的新生代 , 始熊猫和古猿、剑齿虎等动物就已经活跃在这个星球 , 此时的始熊猫只有今天的狐狸大小 , 族群尚不发达 。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 , 在距今两百万年左右的更新世早期 , 出现小种熊猫 , 有今天大熊猫的一半大 。 这个时期 , 人类的始祖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 , 小种熊猫开始变为兼吃竹子的杂食动物 。 此后再经过上百万年 , 以竹子为生的巴氏大熊猫成为大熊猫历史的主角 , 衣食无忧 , 体型变大 , 比今天的大熊猫还要更大一些 。 大概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 巴氏大熊猫又逐渐被稍小的现生大熊猫取代 。
侯印国溯源 , 大熊猫叫今天这个名字 , 实际上只有一百年多的历史 , 同治八年(1869)来自法国的神父阿尔芒·戴维德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最早科学意义上发现了大熊猫 , 据他的日记 , 当地人本来称之为“花熊”或者“竹熊” , 戴维德神父将其命名为“黑白熊” 。 这一年他将一只大熊猫制作成标本并将其寄给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亨利·米勒·爱德华兹 , 这件标本随后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 随后震惊全球 。 这件大熊猫标本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该博物馆 。
有一个关于大熊猫命名有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 , 是说大熊猫本来的中文学名叫做“猫熊” , 在1939年在重庆北碚平民公园进行公开展览时 , 虽然当时中文习惯从右往左书写 , 但按照英文的阅读习惯 , 采取了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 , 民众仍旧从右往左的读 , 这么一来 , 民众参观时嘴里念叨的都是熊猫 , 乃至新闻报道中采访人员们也误写成了熊猫 , 久而久之 , 熊猫这个名字就取代了它本来的名字猫熊 。
这靠谱吗?侯印国说 , 这个故事在大熊猫爱好者中可谓尽人皆知 , 但这个关于“误会”的传说本身就是一个误会 , 台湾著名学者夏元瑜教授在1978年一篇名为《一个错五十年——为熊猫正名》的文章中最早介绍了这个故事 。
“查阅民国期刊报纸 , 就会发现在这次展览之前的很多年里 , 很多媒体报道早就将这个动物称为‘熊猫’ 。 ”侯印国说 , 而在1911年《世界月报》上就有“中国西部诸地高出海面约五千呎以上竹林深处 , 熊猫居焉 , 而为博物学者所注意搜求者也”的报道 , 并且还配有大熊猫的照片 。 此外 , 如1929年上海《时事新报》有题为“美前总统之子游历过沪 , 猎得珍禽异兽甚多 , 有熊猫、金色猴各一”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