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许纪霖:躺平主义与90后文化( 三 )


90后|许纪霖:躺平主义与90后文化
本文图片

不过 , 这个自我 , 与古希腊的犬儒们不同 , 其具有现代的特征 , 也就是去价值化的 。 当他们说“只有躺平 , 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的时候 , 这个“人” , 不是具有普遍人性的大写的人 , 而只是被掏空了普遍价值的小写的人 。 90后一代人 , 大多是价值虚无主义者 , 当他们宣称自我价值的时候 , 那个自我 , 只是一个充满了个人欲望和个人意志的自我 。 在这个价值虚无的世界 , 唯一值得相信的是什么?只是自我意志的选择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他的意志就是世界 , 他的选择就是为世界万物提供尺度 。 你可以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展示了“我”的主体性 , 但这个主体未必是理性的主体 , 具有自我反思的主体 , 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的启蒙主体 , 更多地只是意志的主体 , 被抽离了确定性价值的欲望主体 。 自我之上 , 世界之上 , 再无神明 , 再无绝对 , 不再有一个超越的绝对存在 。 世界上唯一真实的 , 只是自我的意志、绝对的意志 。 它不需要论证 , 不需要反思 , 既没有过去 , 也没有未来 , 只有当下 。
当哈姆雷特自言自语地问:生还是死 , 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 , 他是有理性的自我反思的 。 但自我的绝对意志不需要反思 , 因为反思需要有确定的价值作为理论预设 , 但是现代人的自我 , 只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选择 。 这个自由意志 , 因为被掏空了内在的价值 , 变为一个空洞的意志主体 。 “我要”虽然是个人意志的自由选择 , 但支配这个自由意志的力量却是非我的 , 其来自市场的各种意见、时尚、潮流 。 人的意志只是一具空洞的容器 , 个中装载的是只是主宰性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 。 许多90后青年 , 看起来非常有个性 , 但是在他们意志的背后 , 是他们膜拜的明星、偶像与网红 , 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他们的意志 , 主宰了他们的主体性 。
90后|许纪霖:躺平主义与90后文化
本文图片

普罗泰戈拉
虽然其中的佼佼者会转化为有自觉反思意识的精神犬儒或明确人生价值的佛系青年 , 甚至是激进反抗的能动的躺平主义者 , 但积极的躺平主义者 , 毕竟是少数 。 对于大多数躺平者来说 , 只是第三种类型:消极的躺平主义者 。 消极的躺平 , 并非是什么工作都不做 , 成为啃老族 , 或者吃低保的宅男宅女 。 不 , 他们只是类似日本的低欲望群体 , 工作还是有一份 , 但不再上心 , 不再努力 , 断绝了往上流动的欲望 , 也不再愿意为996卖命 。 网络上形容说 , 这种躺平有点像海蜘蛛 。 海蜘蛛吃海底垃圾长大 , 除了脚就是一个头 , 全身没啥肉可食用 , 因此在食物链里面 , 反而显得很安全 。 只要你成为废物 , 就没有人可以利用你 , 资本不能利用 , 朋友也无法利用 , 躺平所带来的 , 竟然是一种低质生活的安全感 。 《庄子》里面记载 , 惠子对庄子说:森林里有一颗臭椿树 , 主干臃肿 , 树杆弯曲 , 去砍伐树木的工匠 , 连看也不看它一眼 , 真是大而无用 。 庄子回答说:你何必担心它有用没用呢?有用的大树 , 早被人看上砍了 , 早早结束了生命 。 臭椿树正是无用 , 才保全了性命 , 得以长寿 。 消极的躺平主义者追求的安全感 , 就是庄子所赞赏的“无用之用” 。
有人批评躺平者说:“你躺得了初一 , 躺不到十五!” 。 其实 , 消极的躺平 , 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月光族 , 他们所选择的 , 或者被选择的 , 是一种无奈的低欲望活法 。 这也比较符合90后一代“后物质主义”的生活观 。 父母一代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长大 , 有天生的不安全感 , 比较重视财富的积累和金钱的价值 。 相反地 , 年轻一代在物质充裕的年代中出生长大 , 反而不那么特别看重金钱和财富 , 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孩子 , 并没有那种物质匮乏的焦虑感 , 物质不是不需要 , 但不是最重要的 , 并非他唯一的追求 , 他不愿意为五斗米而委屈自己 , 看老板的脸色 , 听父母的唠叨 。 他们要的是个性的自由 , 过一种率性的自由生活 , 这个自由绝对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 , 所谓不受强制的外在自由 , 而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自由 , 庄子意义上的率性 。 过去是老板炒员工 , 现在经常出现的是年轻员工炒老板 , 一言不合 , 便辞职走人 , 如今的职场 , 老板都抱怨今天的90后的员工太难伺候了 , 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 这是后物质主义时代新人类的特色 , 他们哪怕在辞职之后 , 过的是“下流社会”的生活 , 也在所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