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贺岁档风云(上):华谊兄弟虎头蛇尾

斑马消费 陈碧婷
《长津湖之水门桥》领跑的2022贺岁档 , 激战正酣 。
25年前 , 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作为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 , 取得商业和艺术上的巨大成功 。
随后 , 冯导的黄金时代来临 , 《大腕》、《手机》、《非诚勿扰》等一系列作品 , 将之送上“贺岁片之王”的宝座 。 其背后的电影公司华谊兄弟 , 也顺势成为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中的“扛把子” 。
不过 , 2012年之后 , 冯小刚疲态尽显 , 电影表现差强人意 。 华谊兄弟也走上了下披路 , 核心业务内容制作锋芒不再 , 多元化业务耗资巨大而未成气候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前浪被拍在沙滩上 。 开创了贺岁档大时代的华谊兄弟 , 最终将飘向何处?
华谊兄弟|贺岁档风云(上):华谊兄弟虎头蛇尾
文章图片

贺岁片
上帝说 , 要有光 。 于是 , 就有了光 。
本来没有“双11” , 电商平台们为了让大家多买点东西 , “618”、“双11”、“双12”这一个又一个购物节便接连横空出世 。
电影市场原来也没有“贺岁档”这个说法 , 为了让大家多多买票看电影 , 便造出了这个特殊的行业节日 。
贺岁档起源于香港 。
彼时 , 香港电影市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黄金时代 , 几乎连年都是佳作不断 。 周星驰、成龙、杜琪峰、徐克等电影人 , 都处于自己的全盛时期 。
于是 , 电影行业也有意识地在过年期间上映一些应景的电影 , 主题轻松幽默 , 突出娱乐性 , 顺应过年的氛围 。
所以 , 那个时期香港的贺岁片 , 取名也是同一种风格 , 《金玉满堂》、《富贵逼人》、《家有喜事》、《福星高照》等等 , 从11月底放到2月底3月初 , 囊括了元旦、寒假、新年、情人节等多个节点 。
贺岁片的功能 , 有点像春晚 。 一个简单的故事 , 找一堆明星来出演 , 要的就是热热闹闹;大家买票观影 , 也就是图个乐 。
1995年 , 成龙的《红番区》作为第一部以“贺岁片”名义引进到中国大陆的电影 , 在票房上大获全胜 。 贺岁档开始作为一种类型 , 代表香港电影对外输出并持续创造商业价值 。 1996年的《白金龙》和1997年的《义胆厨星》 , 接连取胜 , 更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定位 。
总体来说 , 贺岁片这种电影类型的成功 , 建立在整个电影行业的繁荣之上 。
冯小刚
虽然我们早在1991年便诞生了《过年》这种按照标准香港贺岁片模式来操作的作品 , 但是 , 真正在中国大陆提出贺岁档概念并成规模推出贺岁片 , 还是要靠冯小刚 。
文工团退伍转业的冯小刚 , 1984年在《生死树》中担任美术助理 , 正式进入电影圈 。 此后 , 他在《编辑部的故事》等多部电视、电影中担任美术设计、编剧等职务 , 甚至还写过小品、相声和歌词 , 1994年终于执导了自己的处女作《永失我爱》 。
1997年 , 冯小刚开始走向事业巅峰 。 《甲方乙方》上映 , 作为中国内地电影史上第一部贺岁片 , 以3600万元的票房成绩问鼎贺岁档榜首 , 并获得第2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
王朔式的幽默语言 , 加冯小刚相声电影的模式 , 用逗乐取悦观众的姿态 , 让大家记住了“1997年过去了 , 我很怀念它” 。
3600万票房现在看来不算高 , 但如果把电影票价差异和通货膨胀算进去 , 换算到现在也是十几亿票房 。
更重要的是 , 它开创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先河 。 非科班出身的电影人们 , 终于在各大电影厂之外 , 开辟了新的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