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重庆川剧,凝结川味川情的戏曲瑰宝

川剧|重庆川剧,凝结川味川情的戏曲瑰宝
本文图片

《金子》剧照 。 熊明 摄/视觉重庆
川剧|重庆川剧,凝结川味川情的戏曲瑰宝
本文图片

磁器口古镇演出剧照 。
川剧|重庆川剧,凝结川味川情的戏曲瑰宝
本文图片

《李亚仙》剧照 。
川剧|重庆川剧,凝结川味川情的戏曲瑰宝
本文图片

在法国图卢兹市举行“中法文化交流年”上 , 沈铁梅(中)教外国友人表演 。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市川剧院提供)
巴山蜀水 , 人杰地灵 , 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戏剧艺术形式 。 从秀山花灯到梁山灯戏 , 从面具阳戏到石柱土戏……它们生于民间 , 流传于寻常巷陌 , 通过一代代传承 , 展现出勃勃生机 。
近年来 , 在弘扬发展长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 , 重庆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一大批戏剧精品问世 。 其中 , 以川剧《金子》《江姐》为代表的精品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
作为在巴山蜀水生长的“土著”剧种 , 川剧不仅是重庆闪亮的文化名片 , 也是中国极负盛名的戏曲剧种之一 。 百姓们闻川剧锣鼓而聚集 , 听川剧唱腔而陶醉 。 如今的川剧 , 正承接着远古先民礼敬长江的意气 , 用属于自己的方式 , 讲述着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中国故事 。
“五腔共和”
现代川剧博采众家之长
手眼身法步 , 昆高胡弹灯 。 博采众家之长的声腔艺术是川剧的灵魂 。
“成熟的川剧剧种包括5种声腔 , 即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 。 除了灯调外 , 另外4种声腔都是从清代中叶起由外地传入四川的 。 ”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原主席申列荣介绍 , 外地入川的诸多声腔 , 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
长江是川剧的摇篮 , 湖广填四川让众多的戏班沿长江逆流而上 , 带着诸多地域的戏曲声腔 , 来到巴渝大地 。 重庆地处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 , 水系发达 , 移民足迹频繁 。 与此同时 , 重庆又是水陆冲衢、商贾辐辏之区 。 陆上走马贩盐 , 水上航运不断 , 让这里逐渐形成“五方杂处 , 习俗各异”的社会文化现象 。
在寓居巴渝的岁月里 , 移民们时常聚在会馆里听一曲家乡戏 , 一解乡愁 。 随着移民的广泛进入 , 当地声腔开始出现多个声腔“合流” , 并逐渐“川化” 。 而真正达到“五腔共和”形成现代川剧 , 则是由于辛亥革命前后发生的川剧改良运动 。 值得一提的是 , 川剧的融合之路 , 与一位来自重庆的旦角演员杨素兰有关 。
1912年 , 杨素兰、康子林、萧开臣、李甲生等川剧艺人 , 联合8个戏班的100多位演员和琴师、鼓师 , 在成都悦来茶园组建了三庆会 , 杨素兰成为三庆会的首任会长 。 他们荟萃了不同班社 , 吸收了演唱不同声腔的演员 , 至此 , 川剧声腔“五腔共和” , 现代川剧由此形成 。
茶戏相融
“戏窝子”里品百味人生
一碗盖碗茶、一场折子戏 , 氤氲茶香袅袅升起……市井的茶园 , 是川剧表演的重要场所 。
清末民初 , 川剧的改良运动带动了新式戏园的兴起 。 一时间 , 戏园之风蔓延重庆 。 茶园、戏园、大舞台等专业性表演场所在重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川剧也从会馆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
史料记载 , 重庆最早的戏园建于重庆城内的蔡家湾(今渝中区陕西街) , 名叫荟芳茶园 。 重庆著名文史学者文世昌曾著文表示 , 重庆历史上第一家戏园 , 唱的就是川剧 。